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

时间:2021-03-25 18:14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昨天西瓜在某音刷到一个小视频,内容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旗风”级驱逐舰装备的美制MK13悬臂发射架上弹展示(估计是什么民众开放日吧),视频下面

昨天西瓜在某音刷到一个小视频,内容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旗风”级驱逐舰装备的美制MK13悬臂发射架上弹展示(估计是什么民众开放日吧),视频下面特别标注:垂发不成熟前这东西非常先进。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本来这是一个正常的视频,视频主的备注也没有什么问题,算是一个小科普吧。但是打开评论之后发现这个事情就不对了,一群人开始强行解释悬臂发射装置比垂发厉害,然后再上升到日本的科技多么厉害,甚至有人反问我们有这样的技术吗?还有把三菱重工也搬出来了。但这些人有一个特点,你深入地问下去有多么厉害或者有什么优势或者我们需要学习什么的时候他们大部分都哑口无言。甚者为了辩解把垂直发射的优点强行搬到这个单臂发射架上,以体现日本的厉害和我们学习技术的必要。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但是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搞清楚两件事情就是开始强行地“吹”:

MK13是日本从美国原装进口的悬臂发射装置,包括配套的导弹也是原装进口,和日本没有半毛钱关系,更与三菱擦不上边。包括日本现在“盾舰”上使用的MK41垂直发射装置也是美国原装进口。悬臂发射是导弹发射的早期淘汰性技术,垂发几乎是碾压性的优势完全取代悬臂发射架。21世纪还在辩解悬臂发射架那只能是强行为了自己脆弱的心灵而强行“吹”。如果要是按照这些人说的那么等于承认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等国的技术和眼光还不如我们的某些“清醒网民”?

上面那个视频中出现的MK13实话实说确实在导弹还需要悬臂发射架的时代是一款还算可以导弹发射装置。MK13上世纪60年代开始服务于“加利福尼亚”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用于发射RIM-24“鞑靼人”防空导弹(Mod1-3)。之后的改进型(Mod4-7)开始适配多种导弹装备于“亚当斯”级驱逐舰和“佩里”级导弹护卫舰,基座旋转速率是90度/秒,仰角变化率是45度/秒,全系统重61.1吨,可以发射RIM-66“标准1”防空导弹(再装填时间7.47~7.82秒,发射时间10秒)、RGM-84“鱼叉”(再装填时间22秒,发射时间25秒)。由于MK13不错的性能,很多国家和地区引进并装备于中小型舰艇,包括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希腊、西班牙和中国台湾。所以日本的MK13其实是日本由美国原装引进的,跟日本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出现之前这种悬臂发射装置是舰载导弹发射的基本途径,美国之后装备在“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的MK26型将悬臂发射架做到了极致,装填时间已经压缩到6秒,而且双联形式可以增大单次导弹发射数量。还有俄罗斯“施基利”系统使用的3S90悬臂发射架发射9M38导弹,中国海军也有6艘舰艇装备(已经开始拆除改垂发了)。在没有垂发的年代里,这种悬臂发射架就是“神器”,各国也在尽力挖掘这些发射架的潜力。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那为什么悬臂发射架被垂直发射装置取代?很简单:上面提到的再装填时间、水平旋转速率、俯仰速率对垂直发射装置来说根本就不存在。因为垂发自己既是发射架也是弹药库,发射垂直向上,所以把中间那些所谓6秒也好10秒也好都省了,这就大大提高了效率。我们来总结一下垂直发射相比于发射架的优点:

半球覆盖范围大发射效率高有利于舰艇隐身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半球覆盖范围大,无需考虑射向限制

覆盖范围其实就是一个发射角的问题,装备在“佩里”上面的MK13到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距离舰桥有足够的发射距离,可以做到360度旋转和发射,但有些军舰上装备的发射架或发射箱还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比如下图英国42型驱逐舰,由于“海标枪”双联悬臂发射架由于距离舰桥很近,向后发射会直接击中舰桥,所以他的发射范围只能锁定在前半球位置不超过270度。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再有些大型发射箱,比如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日炙”反舰导弹发射箱,他们的指向永远是前方,如果向后发射只能军舰自身转向驱逐舰自身进行大于90度转向才能达到射击角度。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但垂直发射根本没有这个问题,由于导弹是垂直向上离开发射筒,所以对水平360度可以做到全覆盖。导弹达到安全转向高度后利用适量喷口或燃气舵进行一个方向调整就可以直接飞向目标,不需要军舰自身转向。下图是电影《超级战舰》,里面的“伯克”级驱逐舰同时发射了“战斧”导弹和“标准”导弹,离开发射筒后在一定高度上开始转向直接飞向目标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提高发射效率,没有再装填时间

垂直发射装置本身是弹库和发射架二合一,打开发射装置的盖子就可以发射,这样等于没有装填时间。但是这种悬臂发射架的整个发射过程要经历这几步:旋转发射臂、对准提弹口、弹药举升、再对准目标方位等等。如果中间更换弹种,那么弹药库和举升装置需要转换导弹,时间也会延长。还是拿MK13来说,上面说过“标准1”防空导弹再装填时间7.47~7.82秒,发射时间10秒;而“鱼叉”的再装填时间则长达22秒,发射时间为25秒。俄罗斯“施基利”3S90发射臂再装填时间则为12秒。就算美国最快的MK26也需要6秒钟。下图是052D垂直发射,间隔2秒发射了1枚红旗-9和一枚鹰击-18。也就是说MK13发射1枚“标准1”的时间052D已经发射了3-4发导弹。这个时间效率对比可想而知。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隐身性强,降低可探测性

隐身这一点最好理解,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几乎全部隐藏在甲板以下,甲板上没有水平投影,这就等于精简了军舰的外形,提高了隐身性能,降低军舰本身的被探测距离和雷达特性。下面2张图是055型驱逐舰和052型驱逐舰,简洁的外形有利于舰艇隐身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可靠性高,不至于丧失战斗力

什么叫可靠性高?一般来讲这种悬臂发射装置一艘舰艇通常会携带2组,但是如果有一组坏了那么全舰导弹发射能力下降50%。假设非常不幸2组全坏了那么这艘军舰直接丧失部分功能,比如丧失防能力、丧失反舰能力。垂直发射装置通常8单元为一组,如果是96单元那么就是由12组;如果是128单元就是15组。如果坏了50%也仍然有6组或8组可以使用,这些发射装置可以混装导弹,不至于丧失全部作战能力。

通用性强,各种弹互不干涉

通用性强是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最大的优点,也就是“什么弹都可以带”。比如美国的MK41型垂直发射装置可以兼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战斧”巡航导弹、“标准”系列防空导弹和中段拦截弹,还可以以“一坑四弹”的方式填装ESSM“海麻雀”防空导弹,所以兼容性非常强。“一坑四弹”可以尽可能提高载弹量,比如泰国的DW3000护卫舰以8单元携带多达32枚区域防空导弹,代价比发射架小得多。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但是悬臂发射架就比较困难了,美国早期的悬臂发射架都是专用,比如Mk10双联悬臂发射架只能发射“小猎犬”防空导弹、MK13Mod1-3悬臂发射架只能发射“鞑靼人”防空导弹。到了MK13Mod4虽然加入了一些通用性,但仍然只兼容“标准1”、“标准2”、“鞑靼人”和“鱼叉”导弹。与MK41相比没有反潜导弹和对地攻击导弹发射能力。更重要的是,MK13单悬臂每次只能填装1种导弹,要么“鱼叉”反舰要么“标准”防空。也就是说反舰时没有防空能力、防空时没有反舰能力,不能同时兼顾几种作战模式成了一个硬伤。垂直发射因为各个发射筒都完全独立,所以不存在作战模式切换的问题,可以做到同时防空、反舰和反潜作战。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还在神话日本?日本自卫队展示单臂发射架 网友:中国差距太大

那些评论里提到的一些所谓的“优点”其实都是张冠李戴,把原属于垂发的优点算在发射臂上面,这就等于“吹”的一切基本都并不成立,甚至连谁生产的都搞不清楚上来就先“吹”了再说。如果把标题换换,改成中国的发射架,我想知道这些人还会这么卖力地“科普”这种发射装置有多厉害吗?我想他们一定会转移口风开始“踩”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