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不为人熟知的刘少奇在军史上的两次大贡献

时间:2020-02-11 18:38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文/刘明钢刘少奇善于把握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能从实际出发,坚决地、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指示,在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大力发展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文/刘明钢

刘少奇善于把握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能从实际出发,坚决地、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指示,在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大力发展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一、开创华北地区全面抗战局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中国革命正处在重要、复杂、紧急的转变关头。以刘少奇为首的北方局正确地执行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在短暂的时间内,胜利地开创了华北地区全面抗战的生动局面。刘少奇回顾这段历史时说:“我们没有迷失方向,没有堕落为政治上的庸人。而是在克服了许多错误的意见后,正确、及时地决定了前进的方向,并且动员和组织了数百万群众朝着我党指定的方向前进了。”

要抗日就要抓枪杆子,对于这一点,刘少奇思想非常明确。他抓住一切机会,大刀阔斧地发展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

当时,在日军的凌厉攻势下,山西的旧晋军一触即溃。民众对此非常不满。无奈之下,阎锡山找到薄一波帮助,要搞一个青年抗敌决死队(团)。

薄一波马上向刘少奇报告了这件事。

听了报告,刘少奇果断地说:“好,你赶紧回去,抓枪杆子,一个团也要搞!”并且叮嘱道:把全部精力都要投在组建新军的工作上,牺盟会的事情交给别人管。

◆1941年,刘少奇在华中局党校演讲

薄一波坚决执行刘少奇的指示,全力以赴地抓新军的组建工作,于1937年8月,组建了第一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薄一波任政委。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新军迅速发展壮大,有正式番号、列入正式编制的有50个团,主力部队约5万人,加上地方武装,总数达到近10万。这支青年抗敌决死队经受了炮火的考验和锻炼,逐渐成长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屡建奇功的英雄部队。

从1937年8月下旬到9 月底,八路军3个师开往山西前线。9月21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等率八路军总部到达太原。当天晚上,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开会磋商行动方针。刘少奇提出:“要广泛地准备游击战争,要扩大八路军到拥有数十万人枪的强大集团军,要建立起很多根据地,我们才能担负起独立坚持华北抗战的重大任务。”

9月25日,毛泽东致电北方局,指出:“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

身处抗日前线的刘少奇,更深刻地体验到日寇的凶残,更深刻地感受到民众复仇的烈焰,因而更能从实际出发,坚决地、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指示。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国民党在华北的正面抵抗基本结束。 当时,华北的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政府人员也差不多跑光了。旧政权已被日寇赶跑,但在广大的农村和小城镇,日伪政权还没有建立起来。华北政权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真空。在这些地方,我党已经有了公开的直接动员和武装民众的自由。

◆1938年,刘少奇从华北抗日前线回到延安。

刘少奇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他指出:“当着客观形势的发展不利于我们前进的时候,就要善于等待,不能冒险前进。这时候不耐心等待,就要犯错误。但当着形势的发展是来潮、是高涨,有利于我们前进的时候,就不要等待,要大胆前进。这时候等待,就要犯错误。我们过去进行了10多年的秘密工作,也可以说是等待了10多年,等待什么?就是等待这样一个运动的来潮与革命的高潮。今天,运动的来潮与革命的高潮都等到了,如果又轻轻地把它放过,不利用这种时机迅速前进,那就等于犯罪。”他特别提醒全党:“让这种特殊有利的时机放过,那就必然要受到历史的严重的惩罚。"

刘少奇立即向中央建议:把八路军在三个月扩大到十万。但当时中共党内有些干部不同意这个方针,认为一是做不到,二是会破坏统一战线,主张一切经过和服从统一战线。刘少奇批评和否决了这些意见。

刘少奇的意见得到正在山西视察的周恩来的支持。他在一封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表示:“胡服(刘少奇化名)提议三个月扩大到十万,我赞成。”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更是以实际行动支持这一方针。9月26日,邓小平在山西五台县八路军总部向部队高级干部传达了北方局的决定,做了部署。

在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八路军抓住机遇,分兵向华北敌后铺开,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迅速扩张抗日的武装力量。主要有三种形式:招兵买马,直接扩充八路军正规军;高举义旗,组建数百支抗日游击队;整编与吞并包括土匪在内的各类民间武装。

那时的华北地区,到处是要求抗日的人民,到处都有溃兵扔下的枪支,人和枪结合起来,再加上八路军的帮助和领导,立即就成为保卫家乡的力量。在阜平,第一路抗日义勇军首先成立起来,不到一个月,就由几个人变成了几千人的队伍。

由于抓住了机遇,又有一系列果断的措施,人民军队在短时间内得到突飞猛进的大发展。从1937年11月中旬到1938年10月,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人。

人民军队的大发展,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创,为在华北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抢占东北,为建立东北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这是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件。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在这段时间,刘少奇主持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并指挥人民军队大规模的调动,抢占先机,实现了人民军队又一次大发展。

中国东北地区的东、北、西三面同朝鲜、苏联、蒙古接壤;南面,陆上同华北解放区衔接,海上隔渤海同山东半岛相望,人口3000余万,资源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将东北看作战后全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七大上,毛泽东甚至说,“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1945年,刘少奇与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等在延安机场。

抢占东北,共产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八路军、新四军一直处在抗日前线,李运昌领导的冀热辽军区就毗邻东北。

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150万苏联红军跨过边境进入东北,迅速控制东北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10日,日本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刚作投降的表示,蒋介石便连发出四个命令,争夺抗战胜利果实。对此,中共当仁不让。

8月10日、11日,毛泽东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连发了七道命令,其中第2号命令是直接发给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的,命令该部进军东北,配合苏联红军作战,并接受日、伪军的投降。

李运昌接到命令,迅速抽调1.3万余人和四个军分区司令员、四个地委书记兼政委及2500名地方干部,兵分三路挺进东北。其中东路的第十六军分区部队由曾克林、唐凯率领。在苏军炮火配合下,曾克林部攻克了战略重镇山海关。9月4日,乘火车北上,进入并接管锦州;第二天,又率部乘火车继续前进,直抵沈阳,并经苏军的同意进驻沈阳。

9月7日,苏联驻沈部队近卫军第六集团军司令员克拉夫琴科上将等会见曾克林、唐凯。商谈时,苏军提出:“从现实看,由于受中苏条约的限制,国民党接管东北似乎是合法的,共产党接管东北似乎是非法的。因此,建议你们对外最好不叫八路军,把八路军改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我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外交上也可以争取主动。”苏军远东司令部随即下达命令,凡佩戴东北人民自治军符号的部队,可以在东北各地活动。苏军还一度把日本关东军最大的苏家屯仓库交给曾克林部看守。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日本投降了,日伪政权被摧垮了,整个东北没有国民党的一兵一卒,处于政权的真空状态。

这时,《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消息传到延安,这是中共中央原来没有想到的,对能否进军东北更无把握,但他们没有放松对东北工作的部署。

曾克林部没有大功率电台,因此,尽管该部进入沈阳已近10天,中共中央对东北具体情况仍不清楚。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9月15日上午,一架苏联红军的飞机在延安机场着陆,苏联红军的代表与曾克林飞抵延安。当天下午,刘少奇在杨家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曾克林的汇报。

会议期间,刘少奇以中央的名义给当时正在重庆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发了电报。告知中央改变了南下意图,将原来计划从延安等地派到中南、华东的部队和干部一律改派东北,并准备从各解放区抽调十万主力部队和两万干部前往东北。中央同时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临时东北局,由彭真任书记;并令已在途中的林彪不再去山东,转赴东北,统一领导东北的军事工作。

◆刘少奇

9月16日,曾克林陪同彭真、陈云、叶季壮、伍修权、段子俊、莫春和等6人乘苏联红军的飞机离开延安,于18日到达沈阳。当晚6时,以彭真为首的中共中央东北局正式成立。

第二天,刘少奇致电在重庆的毛泽东、周恩来:为了实现控制东北的计划,“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否则我之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

同一天,中共中央致电各中央局:目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要迅速的坚决的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们党强大的力量。山东、晋察冀、冀鲁豫及太行准备开入东北之部队,应迅速继续前进。但在进入满洲边境时,绝不可被红军及英、美、国民党人发现,决不要经过红军驻扎的地方。干部集中一批即走一次,不要等齐,各自寻找最迅速到达的路线前进。不带武器经海道和铁路走是安全的。

19日,毛泽东、周恩来复电,完全同意以上战略部署。

当天,刘少奇起草发出一份党内指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

所谓“向南防御”,就是将长江以南分散孤立的八个解放区的部队,调到长江以北,集中兵力,准备迎击国民党的进攻,并掩护人民军队在东北的战略展开。在给毛泽东的另一份电报中,刘少奇还提议,将撤出长江以南八个解放区的部队作为与国民党当局谈判的一个让步条件。毛泽东连夜复电,完全同意中共中央的部署,并说:“越快越好。”

所谓“向北发展”,就是调集大批干部、部队进入东北,建立广大的东北根据地,造成影响全局的新态势。

机会难得,时不我待。然而,由于任务紧急,交通工具奇缺,军队调动的进度不尽人意。刘少奇决定采取果断措施。

中共中央对晋察冀分局等发出指示,要求他们迅速派人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电文说:我党我军在东三省之各种活动,只要它不直接影响苏联在外交条约上的义务,苏联将会采取放任的态度并给予伟大之同情。晋察冀和山东准备到东三省的干部和部队,应迅速出发,部队可用东北军及义勇军等名义,只要(苏联)红军不坚决反对,我们即可非正式地进入东三省。

◆刘少奇

刘少奇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命令山东、东北的领导人:山东的部队和干部,如从陆路进入东北,两个月也不能达到,那时候国民党军队必将进入东北,所以必须不顾美舰巡逻,在胶东和辽东立即采取确实办法,用全力迅速组织渡海,再不能容许片刻迟缓。要在20天至一个月内,渡过二三万部队和干部,否则决不能完成战略任务,这是目前决定一切的一环。

刘少奇紧盯不放,第二天又追发一电,提出更严厉的要求。

在随后两个多月时间里,中共军队潮水般地涌向东北。

由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和政治部主任萧华率领的山东军区部队5万多人(包括原东北军万毅部),从9月下旬起到12月中旬,从海陆两路,陆续抵达东北。

由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率领的部队3.5万人,9月28日启程,从苏北出发,长途跋涉,于11月下旬抵达锦州附近。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吕正操、黄永胜、文年生、刘转连等部,冀鲁豫军区曹里怀部,晋察冀军区沙克、周仁杰部等也陆续到达东北。

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进入东北的部队与抗联统一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为总司令,彭真为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为第二政治委员。

兵贵神速。在十分短促的时间内,下如此大的决心,对部队进行这样大规模的调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没有先例。

这次大规模调兵有两个特点:其一,各根据地奉令后,都能从全局的利益出发,不计局部得失,坚决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行动。其二,波浪型整体向前推进。中央首先令紧靠东北的华北、山东根据地的部队开赴东北;接着,令华中的部队进入华北、山东,接替开赴东北的部队;继而令江南的部队撤到江北,进入华中,掩护在东北的战略展开。

中共的部队整体向北推进,为抢占东北取得了先机。

这是中共领导武装力量的第二次大发展。原来冀热辽军区出关时只有1万多人,猛然扩大到10万人,组成十个步兵旅、两个炮兵旅和若干独立团。

这次人民军队的大发展,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大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程。

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刘少奇具有很强的机遇意识,在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准确地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牢牢地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也为我们如何认识与把握机遇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