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谋变:国内蓄力,国外扩张(2)
时间:2019-07-01 17:3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滴滴2018年开始国际化运营。2018年1月,滴滴收购了巴西最大的本地共享出行服务平台99。目前,99服务遍及巴西500多个城市。4月和5月,滴滴在墨西哥和澳大利亚推出了自有品牌业务。9月开始,滴滴通过合资公司在日本启动了出租车打车服务。 此前,程维曾表示,“国际化不是去和当地的企业竞争,不是去颠覆当地的传统行业。而是把中国过去几年在解决交通问题上的创新模式、技术以及资本输出。”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美国等地对网约车限制严格,但政策可预见性比较强。目前国内网约车市场日渐规范化,相关政策由松趋紧,滴滴必然会向国际业务倾斜。将国内成熟的管理模式与运营技术输出海外,也将成为一个增长极。 互联网分析师季城也认为,国际业务是一块很大市场,滴滴本将在2018年大力发展国际业务,但两次安全事故令其放慢脚步,稳定国内业务为主。随着国内网约车行业合规化进程加快,2019年滴滴的国际业务将渐渐落地生根,也将成为滴滴收入的一大来源。 不过,海外业务盈利也是需要时间的。2月15日,科技媒体报道,国外出行企业Uber(优步)2018年全年营收为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总预订量(即未支付司机费用前的预订量)增长至500亿美元,同比增长45%;调整后的亏损从2017年的22亿美元下降到2018年的18亿美元,下降了15%。 线下司机管理考验滴滴的智慧 2月13日,滴滴内部流传的一份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亏损达109亿元;全年在司机补贴方面投入共计113亿元。此前2018年9月,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发表内部信也提到,6年来滴滴没有实现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元。 新京报记者从其他信源获悉,滴滴创业6年合计亏损约390亿元。以此估算,受两次安全事故影响,滴滴2018年下半年亏损超60亿元,创业6年合计亏损也超400亿元。 占据网约车市场多数份额的滴滴为何还在亏损?除了非主业的投入外,与司机端高额补贴也有很大关系。2018年全年滴滴在司机补贴方面投入共计113亿元。此前2018年9月,程维介绍,出行业务对应GMV(成交总金额)的平均Take Rate(佣金率)约为16%,绝大部分返还给了司机和乘客,公司整体对应GMV的毛利率只有1.6%。 近日,新京报记者获得多位滴滴司机1月份个人收入流水账单。具体来看,5位司机的奖励占收入比分别是21.92%、29.93%、13.9%、10.9%、38.67%。接近滴滴的人士表示,总体的原则奖励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司机,提升供需匹配效率。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认为,司机收入中奖励占比大,实际上是平台用奖励来调控运力、管理司机。补贴的原因是需求旺,平台奖励司机提高平台叫车成功率,等运力完全释放后,滴滴补贴就可以减少。 滴滴总裁柳青在会上也提到关于“抽成”(滴滴内部称之为Take rate)和“补贴”等比较有争议的问题,表示管理层正在认真思考业务模式,会做积极探索,既能激励好司机,在高峰期供需失衡时高效调度有限运力,尽最大可能满足乘客需求,又能保证公平性。 互联网分析师季城认为,随着网约车合规化的不断推进,合规司机将成为稀缺资源,如何留住合规司机将成为各平台竞争的焦点。 司机作为网约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网约车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但流动性频繁的司机群体也带来了管理难题,除了补贴奖励,如何管理线下司机将考验滴滴的智慧。(记者 陈维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阿里巴巴入股中金 持股4.84%
- 下一篇:IBM开发最新虚拟修补漏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