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社会 >

空间认知范式转换对媒介创新的实践价值(2)

在“视觉中心主义”的拟象场域里,另人眼花缭乱的视觉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各种媒介暴力信息占据着我们的时间空间,左右我们的身体和行为。所以,在某种行为上“空间消灭时间”是后现代空间转向的一个新的特征。

空间转向造成图像与历史文化的冲撞。空间的扁平化,表面化和虚拟化增强。媒体技术的发展解散了空间的现代性,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在物质空间上人类有了很大的开拓,空间不在具有神秘感。速度征服了空间的距离,让传播在空间跨度上更具自由性,麦克卢汉“地球村”设想成为现实。在社会中,空间更能代表社会关系的反映和生产资料的形式。列斐伏尔认为:“这个空间充满了社会关系。空间是一种人类社会建构,与知识体系和社会权利相联系。”[9]最后,空间转向一个明显特质是其超空间性,超空间是媒介技术下的虚拟空间,是影像媒介下的虚幻表面,是不真实的当下存在。

空间转向导致面对生活和面向世界的空间认知范式。哲学思维的抽象本体论回归直觉生活。“此在人生”解除了超验本体的存在。空间环境的创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趋势。无论是3D电影的热映,还是穿越剧的流行,都体现着此在消解时间,片断消化整体的趋向。此外,随着虚拟现实系统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通信和通信方式,沉浸式通信方式。它将成为一种超越媒体的超级媒体,超越媒体,如电影,电视和互联网,从而进一步改写现有的生活方式。

当代文化正在成为一种视觉文化。海德格尔说:“现代性的基本过程就是征服世界作为形象的过程。”[10]图像文化的繁盛,某种意义上是人类文化生活过度依赖影像视觉图像所致。这种文化事实与后现代消费文化和流行文化相结合,带来了当今社会无处不在的形象文化和视觉文化。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