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财经:投资已过山步步高翻盖手机大全海关,金融创新不简单!
时间:2019-08-10 10:5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一提起东北,人们关心这里的经济发展,所以也就格外关注东北的投资情况。前几年有一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如今东北的营商环境大大改善,投资已经越过山海关,直达东三省。 8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这回的发布会的主角是吉林省。看看吉林省营商环境的改变,就知道为啥能吸引投资了。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了:由过去11天压缩到3个工作日,在全国有4个省市做出这个承诺,吉林是其中之一。 2018年,国务院大督察首次对营商环境做了评价,吉林省在全国排在第12位。吉林省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排名全国第2位, “最近,马云、王健林、马化腾、许家印相继宣布,投资必过山海关。因为有机遇,上升的过程就是增值的过程,而且上升空间很大,增值的空间也很大,所以他们大举往吉林进行投资。这是对东北,尤其是对吉林营商环境的一个认可。” 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景俊海说,今年上半年,全省有资金新到位项目766个,到位资金1150.38亿元,同比增长34.55%。 实际上,企业大佬们不仅去了吉林,也去了黑龙江。 上个月,马云、刘永好等企业家相继赴黑龙江考察,成果颇丰:阿里巴巴集团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数字农业、普惠金融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建“数字龙江”。新希望集团也决定在黑龙江投资20亿元,推广黑龙江绿色农产品。今年上半年,黑龙江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对于东北经济来说,实体经济奋起直追,格外需要金融活水浇灌。在大力招引资的同时,当地金融机构也需要因地制宜创新服务。那么,金融如何滋养“黑土地”,助力经济迈向高质量的发展?麻辣姐进行了调查采访。 防范农业风险,让农民种粮安心、收益安稳 黑龙江黑土地肥沃,耕地广阔,是我国著名的“大粮仓”。这个“粮仓”有多大?2018年,黑龙江粮食产量达7507万吨,在全国占比11.4%。也就是说,全国人民吃的每9粒粮食中,就有一粒产自黑龙江省。黑龙江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荣登全国粮食总产第一。 不过,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大粮仓”黑龙江,靠天吃饭的烦恼同样困扰种粮人。如何防范风险,让农民种粮安心、收益安稳? 2018年,在大商所支持下,永安期货联合人保财险在黑龙江省青冈县开展了玉米收入保险试点。 这个“险”是怎么运作的?以青冈县沃土丰达合作社的项目为例,考虑到合作社机械化规模程度较高,玉米产量高于区域平均产量,保险公司为合作社量身定制条款——保障合作社自身的历史平均产量,并以期货价格为定价基准,满足了合作社对收入保障的个性化需求。 果然,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初,沃土丰达210户农户参与了试点。春播结束后,青冈发生了严重干旱,苗只出了六七成;到了秋天,该县又遇上洪水,低洼地块几千亩地绝产。“这是合作社玉米产量最低的一年,但因为参加了试点项目,合作社最终获得理赔472万元,粮食也通过订单销售掉了一部分,遭灾这么严重仍然保证了最基本收益。”合作社负责人仲维华说。 “保险+期货”保障农民收入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银行也加入进来,进一步激活三农金融链条。日前,太平洋财险为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的贷款农户提供玉米收入保险,首单“保险+期货+银行”玉米收入保险试点项目共计承保面积3514亩,保费规模15.77万元,为贷款农户提供保障310余万元。 一头保收入,一头畅资金。建行黑龙江省分行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开发“智慧乡村”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农民下载APP或者建行的手机银行就能贷款,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18年度“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重点项目,信用贷款月利率为4.5‰,抵押贷款月利率仅4.17‰,目前已放贷44.5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村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截至2019年5月末,黑龙江省涉农贷款余额8661.0亿元,占各项贷款的40.8%;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2%,保额达到265.5亿元,服务农业领域实现种、养、森全覆盖。 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工业强省建设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黑龙江经济的两大支柱。在支持工业产业转型方面,黑龙江金融业打出了组合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