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时代的新塑料球朋友圈(2)
时间:2019-10-29 07:0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社交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人需要依靠社会交往来获取信息、建立社会网络、消遣和实现自我价值。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将社交从线下带到线上,并且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短信,彩信,即时通讯,到实时视频,社交内容的密度和互动手段不断革新。无论是先看脸再聊天,还是先聊天再看脸,都是试图高效地解决社交关系的建立和维系。 一直热衷在朋友圈晒自拍、旅游、美食的李潇,最近居然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了,并且基本上不再发。“关闭朋友圈之后,我觉得自己解放了,再也不用时刻惦记着看谁给我点赞,也不用拍照五分钟,修图半小时。整个人轻松多了。我的生活不想被关注,也不想关注别人的日子。” 越来越密集的网络社交,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交压力。QQ时代,从渴望着“滴滴”传来的声音到最后再也不把自己的头像点亮,一直设置为隐身状态。实质上是从一开始的新鲜感,到最后不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状态的心理变化。微信时代,从朋友圈评论点赞的火热,到后来朋友圈分组可见,三天可见,直到关圈退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朋友圈逐渐变成了炫人设的交际场所,每个人仿佛化身交际花,努力把自己包装精美,展现在大家眼中。人们开始质疑用社交网络里的标签去定义自己的价值,同时也用相同的眼光看待圈里的所有人。 从抖音的井喷式用户增长足以看出人们对于视频社交的喜爱,其产品经理表示:“我们希望创建一个无压且有温度的熟人社交产品。” 熟人社交能否做到无压?现在的网络社交中,熟人变成了“点赞之交”,陌生人又占据了太多的朋友圈空间。我们逐渐疏远了曾经熟识的朋友,但却并不能在那些不太熟的朋友里找到安全感。 如何让社交实现本质,帮助我们使自己更充实,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和归属感,而不是创造了一个巨大的空洞去靠他人填补,这将是未来社交产品需要面对和解决的。 5G时代的社交 交往个体的个性得以张扬,话语权得以凸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格局得以呈现 5G大幕将启,在这一时代,网络社交将会变成什么样?记者采访了解到,5G时代的网络社交方式将大维度地突破时间、空间等因素束缚。纵使远隔千里,依然能做到真实性、沉浸度的“面对面”交流。4.0时代的社交媒体将是以VR社交为代表,建立在5G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传播形态。 VR社交与之前的社交媒体相比,特点明显。首先是社交高度沉浸化。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始终隔着终端的屏幕,人与机器之间只能是交互作用。但VR社交是用户戴上显示头盔和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进入虚拟环境中并成为其中一员,可以和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互动,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一样。VR设备封闭了用户的视觉和听觉,使用者全身心投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其次是交互方式场景化。与当前基于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表现形式的信息沟通与分享不同,VR社交的用户可以使用更加多样的交互方式,彼此之间可以进入场景中一起看电影、画画、做各种游戏,在虚拟场景中建立社会交往关系。 此外,社交具有了实时性。当前社交媒体脱离了人的情景,不论是文本还是图片都有一定的延迟性,发出信息到接收信息之间是有时间间隔的,没办法即刻还原现实的情景。但利用VR可以达到和现实世界交往相同的感觉,比如用户在运动时,设备会捕捉跟踪到变化,在虚拟世界输出现实的实时变化场景。 最重要的一点是,VR社交可以进行非言语传播。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语言手段可以分为言语传播和非言语传播,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非言语传播的目光语、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举止动作以及触觉等占了人际交流的70%,而言语传播只占30%。也就是说,当前的社交媒体只是完成了小部分的言语传播功能,无法进行更多信息的非言语传播。但在VR社交上,人面部细微的表情变化、身体姿势、动作等是可以被捕捉并实时呈现在虚拟社交场景中的,人的社交可以采用非言语传播方式进行。 “这下再也不用担心对方过于美颜,发生见光死的情况。她的容貌身材,一览无余。”陈铭以前在网上结交的几个女友都是因为开始看照片很美,可一约会见面,对方的颜值和身材都让他大失所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