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势从烟台到大连的船票金不换
时间:2019-08-06 08: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图①:天光映照漓江湾。 行走广西,“天外青峰列画屏”的诗情画意处处可见。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广西的金字招牌。 广西重视生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优势金不换成为共识。目前,广西森林覆盖率达到62.37%,空气、地表水、近岸海域水质等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绿色发展引领壮乡腾跃。有机农业、大健康产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兴起,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山清水秀八桂美 本报记者 刘华新 刘佳华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壮乡儿女常挂在嘴边的话。对于广西的生态优势,他们分外自豪,也格外珍惜。 生态立区、生态惠民,“绿色接力棒”在八桂大地上不断传递,“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正变为现实。 保护与发展并重 “水洗厂一开工,烟囱往外冒黑烟,根本不敢开窗。”提起曾经的污染,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船埠村村民冯甲富心有余悸。 福绵区每天生产服装多达120万件。牛仔裤缝纫成型,要用水洗才能出厂,而这会造成大气和水污染。有的水洗厂为降低成本,将污水直接偷排到江中,把干净的南流江污染成了“黑水河”。 “见污治污,陷于被动,治标不治本。”福绵区委书记黄雕说,根治污染,唯有转变观念,绿色发展。 几番努力,福绵区投资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对污水实行集中处置,“一个进水口,一个达标排水口,固废循环利用无废排。” “全产业链升级式转移,24家水洗厂有15家搬迁到了产业园,未入园的被关停。”黄雕说,经历阵痛,产业更壮大。“一条扁担两头挑,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一头挑着绿水青山。”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不惟福绵一地。 近年来,广西组织实施生态经济十大重点工程,积极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等生态产业、生态经济,不断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新路径。2012年至2018年,全区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4.1%。 碧海与红树林齐美 “这么多年,也没见对周围的红树林有影响呀!”在防城港市东兴镇竹山村,开了七八年海鲜餐馆的邓权接到拆除餐馆的通知时,起初很不理解。 “影响是缓慢的,一旦表现出来,得花大代价才能恢复。”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餐馆污水影响红树林生长,垃圾更破坏了红树林的微生物链。 “红树林是我们的‘海洋卫士’,确实要保护好。”知晓利弊,权衡再三,邓权不再犹豫,同意拆除餐馆。 竹山村海边滩涂上的红树林,位于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近年来,防城港市恢复红树林生态湿地近千亩,红树林面积扩大到3330公顷。不只是防城港,整个北部湾,如今都在采取有效举措守护红树林。 海阔林密引鹭栖。2010年到2018年,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记录从187种上升到281种。全球极危鸟类勺嘴鹬、全球濒危鸟类小青脚鹬、黑脸琵鹭在保护区越冬,大量的珍稀鸟类来这里停留觅食。 “红树林可以检验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周浩郎说,广西沿海红树林数量不减反增,有效保护了近海海洋生态。2018年,广西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率为90.9%。 乡村与美丽同行 走进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桥等村,宽敞干净的马路、整洁有序的环境、绿意盎然的植被,还有一个个用“废弃物”打造出的“微花园”“微果园”,无不让人眼前一亮。 废弃的猪舍牛栏被拆除,荒地修整打理后变成了菜园,沟渠的淤泥垃圾被清理,乱搭乱建被整顿……截至今年6月底,广西共有1.8万多个村庄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共清理建筑材料乱堆乱放2万多处、积存垃圾近12万吨。 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广西持续深入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按照“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目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一大批基础设施和生态宜居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12个村获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587个村入选国家级“绿色村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