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科技 >

为了包裹的奇幻漂流卫东网 智能供应链还需攻克这些难题(2)

  上百台机器人,通过自动化的线路规划,完成给对应站点的分拣;国内首套IoT分拣系统,每小时可分拣4000个集包袋,搞定一个50公斤集包袋仅需0.9秒,分拣准确率达到惊人的99.99%……

  未来,像胶囊一样的无人车穿梭于地下隧道或大直径管道、全地下或半地下的物流中心、无人化送货……这些智能场景都将成为现实。

  专家表示,建设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上游来看,可以提升产业资源配置能力、协同能力及服务支撑能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传统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从消费端来看,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便捷享受到“好产品”“好价格”“好服务”“好体验”,甚至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全方位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三三三”框架提升整体竞争水平

  那么,国家新一代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将着重建设哪些方面?

  8月1日,科技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明确,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是聚焦人工智能重点细分领域,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整合技术资源、产业链资源和金融资源,持续输出人工智能核心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创新载体。

  《指引》指出,通过建设开放创新平台,着力提升技术创新研发实力和基础软硬件开放共享服务能力,鼓励各类通用软件和技术的开源开放,支撑全社会创新创业人员、团队和中小微企业投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扩散与转化应用,使人工智能成为驱动实体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引擎。

  记者获悉,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将从基础资源、能力支撑、应用生态三个层面进行平台架构设计,形成“三三三”总体框架和任务,即夯实三大基础资源,包含算力、数据、算法,创造智能供应链的运行条件;集成三大核心能力,同时包括了高效可靠的开发组件,人工智能算法库及定制化模型工具服务;联合生态,依托于生态创新理念,平台从工具、服务和组件三个方面,在智能生产、智能流通、智能消费三大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和个人开发者,能够快速的构建各种场景下的多类智能应用,吸引和鼓励科技企业在组件化模块化工具基础上围绕平台构建丰富的场景应用。

  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周伯文介绍,京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NeuHub将是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核心载体,将依托京东零售、物流、金融、云计算、IoT、大数据等能力和资源,共同建设智能供应链开放创新平台,提升中国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降低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门槛。

  按照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规划,平台计划通过三年的建设,推动智能供应链创新项目孵化,扶持创新企业开展智能供应链各环节应用创新,培育多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供应链领军企业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科技日报 记者马爱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