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信仰的力量包头铁路运输闪耀在新长征路上(2)
时间:2019-07-23 19:1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他是为了保护群众才被抓的。”綦江区红军长征纪念馆馆长周铃说,“司务长和红军战士都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的故事一直在綦江流传,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坚不可摧的信仰的力量。” 一条小路 让不同的时空有一样的鱼水情深 红一军团当年从贵州松坎转战重庆綦江,走过了几十公里的险峻山路。“再走长征路”采访时,记者重走了一段约4.5公里的“红军路”。与80多年前的湿滑泥泞、满目荒凉、前堵后追不同,沿途农作物和树木相互掩映,清香扑鼻。就算这样,还是有不少人走得近乎虚脱、摔得浑身是泥。一位记者走过“红军路”后感慨:“长征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离红军路不远的梨园村有一个红军洞,那是梨园村村民李克春的爷爷李树清当年偷偷救护红军伤员的地方。1935年1月22日,红一军团一师卫生队撤离时留下4名重伤员,委托李树清帮助护理养伤。为躲避军阀搜查,李树清将伤员转移到屋后山脚下的岩洞隐蔽,一家人偷偷轮流送饭、扯草药敷治伤口。4名红军战士,两人不久便因伤重离世,1人养好伤后追赶部队,还有1人伤好后留在李家,两年后被国民党军队抓走,从此杳无音信。 与酉阳相距近百公里的秀山雅江,崎岖难行的山路边也有一处红军洞。1934年10月28日,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在南腰界会师后向湘西进发,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军主力离开后,黔东特区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身受重伤的黔江特委书记兼独立师政委段苏权,被秀山县一个叫李木富的裁缝和几个乡亲冒死藏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段苏权见李木富等人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给自己送药送饭,等自己伤势稍有好转就离开了。为了掩盖自己受伤的情况,段苏权一路扮成乞丐,拄着拐杖回到了老家。1937年,在家养伤的段苏权得知“西安事变”和红军东渡黄河抗日的消息后,立即动身寻找队伍,终于在山西太原见到了自己的老首长任弼时。 南腰界大坪盖的陈良玉夫妇将两名受伤的红军藏在家中精心照料,两位红军战士怕连累陈良玉夫妇和周围群众,执意要去找部队。临行前,陈良玉夫妇把家中仅有的两只老母鸡都杀了给受伤的红军战士补身体,给他们准备了干粮,给他们化了装,一直送出了100多里地。 为什么要冒着杀头的危险收留红军伤员呢?李树清在世时不止一次对李克春说:“就是觉得这些人挺好的。”红军来石壕前,当地群众都很害怕。当时村里有一个叫邓月明的,听说红军来了,吓得什么都来不及收拾就跑了。过了一阵偷偷回家一看,鸡没有少,煮熟的饭菜也没人动。一个姓朱的农民慌慌张张逃跑时,忘了抱走熟睡的婴儿,深夜跑回家去找,发现红军专门安排了一个女战士照顾婴儿。如今47岁的李克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晚辈来扫除红军洞边的杂草。红军为什么受欢迎?不善言辞的李克春常常被人问得结结巴巴——“因为他们是真心对我们好,真心为我们好。”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