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
时间:2019-07-01 12: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近两年,广东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对此进行战略布局和规划发展。”吕韶清说。2018年,广东省出台方案,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珠三角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并提出到2020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 此外,广东各地也在纷纷抢占人工智能高地。以广州为例,从2017年3月开始,广州市政府推出一项旨在推动制造业升级的“IAB”战略,其中包括人工智能这一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2018年,广东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落户佛山,计划引进一系列智能制造创新项目,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近年来,广东陆续涌现出一大批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已初步形成以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等产业以及高端人才平台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表示,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广东将积极谋划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系统性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先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高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人才缺乏,基础研究薄弱 “广东人工智能相关单位约有70%专注于应用层,19%专注于技术层。”在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创新产业研究处刘慧琳看来,这既是优势也是短板。目前,广东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落后于有关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先进省份,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 正如《广东省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实施方案》指出,目前,广东人工智能原创性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大多数行业仍处于应用层,仅有几个领域实现了低水平突破,缺乏多学科、多行业、多领域深度融合和应用。 “尽管广东的人工智能在国内起步较早,但总体来说发展时间还是比较短。这也导致行业整体技术研发实力的不足。”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源浩表示,政府应该出台更多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政策,以3D视觉、智能语音等人工智能的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同时选择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扶持,通过以点带线、从线到面的发展方式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发展。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表示,广东背靠粤港澳大湾区,这里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明显。“但我们也应看到当下本土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足,包括核心技术相对薄弱、领军企业领军人才缺乏等缺陷。” “由于高校资源和学术研究机构的不足,行业人才匮乏,成为广东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天然短板。”黄源浩表示,特别是既懂人工智能技术,又熟悉行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以及能同时提供产业应用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团队仍然较少,不利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建议,广东应选对方向并加大投入,整合大湾区人才资源,鼓励加强人工智能社会学研究,加速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努力推动我国人工智能走在全球前列。(记者 吕绍刚)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离子风”吹动新飞机
- 下一篇:“空客A380”将于2021年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