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时间:2019-02-28 14:5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神仙道不醉石 点击:次
原标题:奋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高楼林立的深圳前海到霓虹闪耀的上海陆家嘴,从贵州“天眼”到黑龙江建三江农场,这个春天,在祖国的东南西北、城市乡村,都能听到改革奋进的足音。 追梦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温饱阶段”,即将迎来“全面小康”。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实现了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走进新时代,站上新起点,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近在咫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中国共产党人将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书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答卷。 这是穿越梦想的伟大进军—— 开创美好生活的责任担当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新春伊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壮美篇章展区,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巨型雕塑,将那段引人注目的历史凝固在时间的长河里。 彼时,他们没想到,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改革实践,从他们开启。 今天的小岗村,环境美了,村里富了,村民都拿到了分红。正在打造的田园综合体,展现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而在千里之外的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原本道路泥泞、坑坑洼洼的破旧村落已焕然一新,青瓦木屋依山而建,“苗家乐”宾客满座,昔日的“穷旮旯”变身“金窝窝”。 “脱贫了,我要再脱单。”在春节期间的相亲大会上,29岁的苗族姑娘杨云妃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如今,她不仅加入苗绣合作社,还开起苗绣工艺品店,成为十里八乡闻名的“巧姑娘”。 小岗村和十八洞村的巨变,见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千年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风云激荡,栉风沐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且行且近。 ——在农业机械的轰鸣中,我国农产品从“不够吃”到“吃不了”,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日益丰富,农民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党和政府的一项项惠农政策温暖着农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扎实稳健。在我们村,这些年发生的变化让老百姓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大史家村党委书记毕生忠说。 ——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排队、凭票、缺货”成为市场供应历史,我国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为增强。而今,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商家服务花样翻新,智慧零售更加便民,消费选择日益繁多。服务业“蛋糕”不断做大,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日益做大的“蛋糕”中,百姓收入水平节节升高,全国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18年的28228元,人民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 “正是遇到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才让我们这些人有了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才迎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说。 “小康一词,折射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历史和国情的深刻思考与认识,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创美好生活的责任与担当。”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尚勋武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推向新境界,也向世界展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东方大国的生动实践。 这是艰苦卓绝的持续接力—— 攻坚克难打好三大攻坚战 800米悬崖峭壁和218道破旧藤梯组成的上学路,让四川凉山州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成为闻名全国的“悬崖村”。 如今,2000多阶钢梯取代藤梯,通信信号实现了覆盖,“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开始建设,这个让国人牵挂的村寨悄然变脸。 “悬崖村”的困与变,彰显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急与险。 曾经,打开中国的国情版图,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7000多万贫困人口赫然纸上。 这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因病致贫、贫困代际传递、产业发展滞后问题突出……种种问题决定了,脱贫攻坚战必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 小康之路,注定是一条攻坚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