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科技 >

春节外卖难背后的平台大战(2)

  根据爆料,饿了么要求商户在春节期间关闭其他外卖平台店铺,而签订了“独家”的平台商户将得到更多的补贴和更好的商户排名位置。如果没有签订“独家”,今后其在饿了么的排名可能受到很大影响,还将会被提高抽成比例。

  饿了么并没有对这一消息进行回应,一位饿了么的内部人士则表示,这个消息部分不实。

  不过,也有商家反映称,此前饿了么就曾经对置休其他外卖平台的商户进行补贴。而暂停竞品平台的店铺活动以及下架前五的热销菜品都能获得额外的每单补贴金额,从4元到6元不等。但是,饿了么方面并未予以证实。

  事实上,让商户平台二选一并不罕见,早在外卖平台还是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以及到家美食汇四家混战的时候,争取到“独家”的商户一直以来都是各家努力的重点。

  春节期间,由于部分餐饮商家过年休息,能留下的外卖商家大多是平时生意好的大户,或者是本地优质资源商家。这些都是外卖平台极力争取的对象,在外卖成了餐饮商户每个月必不可少的收入来源,且平台方又只剩下两名头部玩家后,市场的天平开始倾斜,再大的餐饮集团也不能忽视外卖平台对其的影响。

  (文中快递员均为化名)

  行业分析

  薅羊毛时代结束 下一局向何方

  事实上,平台争夺战不只打响于春节。外卖平台成立之后,市场彼此渗透之初,“战争”就初见端倪。只与一家平台合作的商户,自然可以得到更好的页面位置、更低的抽成和更自由的店内优惠。

  但是在外卖进入两雄争霸之后,全国更多的城市不再是一家外卖平台的独家市场。商家发现比起平台给出的“独家”优惠政策,两边同时开才能将外卖量翻倍,进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对于各外卖平台的市场部人士来说,签约更多的商户还不如守住自己的老客,不要“叛逃”到隔壁阵营,最好也不要脚踏两只船。

  于是,各地频频曝出商户被要求选边站队的事。在选边站队的背后,是各家平台搬出的价格杠杆。平台对商家抽成,从刚刚入局时的5%左右,到如今的普遍15%到20%,有平台一度还传出了28%的高额比例。

  然而这些比例都是浮动的,商家可以和平台方“洽谈”,谈判的难度与商家的规模、品牌以及对外卖的依赖程度有必然关联。

  对于“谈判”失败的商家,就只有涨价或取消优惠一途。于是,餐厅外卖减免折扣越来越少,甚至直接取消;同样的商品店内定价低于外卖平台;起送费被抬高;菜品的包装费越来越高……

  而对于深度依赖外卖的消费者来说,除了为此买单以外,似乎也别无他法。早些年十元就能享受一顿外卖的日子似乎也一去不复返了。

  就像温水煮青蛙,外卖平台用抽成杠杆间接结束了消费者薅羊毛的时代。而在消费者无法找到替代办法时,高抽成导致商家涨价这一闭环将循环往复。长此以往,将败足各大外卖平台的“路人缘”。

  与出行一样,吃饭是消费者一项刚需,而同样属于“互联网+”的阵营,网络外卖是不是也会走上一条网约车发展的老路,现在还没有答案。(记者 张鑫 统筹/余美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