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零交易所规费宣发开播曹盾直面十二问(3)
时间:2019-07-08 17: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北青报:有人说现在剧宣“三大俗”之一就是“电影质感”,《长安十二时辰》是为数不多的、被观众自发评价为有电影质感的。这是你追求的效果吗? 曹盾:首先我没拍过电影,虽然我学的是电影。我不认为一部剧或者剧集要努力把自己假装成电影,这是没必要的一件事儿。至于质感,我觉得不代表电影质感就一定是好的,我也看过特别糟糕的电影。所以我觉得做好自己的就好,别想太多。 11 商业背后的责任 要拍出大唐的时代气息 北青报:您在处理历史和现实相勾连的部分时,是怎么实现您想要做到的“一日长安”的?您觉得在处理过程当中,最核心关键的地方是哪里? 曹盾:是时代气息。我们不是一个文献片,我们是个商业片,所以这个剧并没有承载让唐文化事无巨细展现出来的责任和义务。但既然是大唐,我们就要拍出时代气息。 时代气息有一个独特的气质,同时有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人物是活在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中,包括语言风格、对事物的认识,把这个做扎实了,情感就扎实了,情感扎实了,所有的情节才扎实。 12 复原背后的选择 自己织布、印染做成戏服 北青报:唐文化涉及方面那么多,如何能做到尽可能地复原呢? 曹盾:至于复原唐文化,我们是有所保留的,该不遗余力的地方我们不遗余力,比如服装。可以说你们现在看到的画面中的每一个人,除了主角之外,所有群众演员的衣服都算在内,每一件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没有一件是租来的,很多布都是我们自己织的,上面的图案都是我们自己印染的。 我唯一没要一样东西,就是刺绣,因为我觉得织和染才是当时最重要的制衣手段。现在很多古装剧为了显得雍容华贵,都大量使用刺绣,而《长安十二时辰》里我们刻意规避了刺绣。我们想说的是,除了刺绣之外,我们还有别的东西,所以不要刺绣。迄今为止,你们看到的服装上都是没有刺绣的。(记者 杨文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