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军事 >

透视精准征兵的“山东模式”(2)

????打造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基地。山东省积极依托省内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和技工院校,为部队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兵员,推动大学生征兵工作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能、由学历层次向部队需求、由一次性选拔向全程跟踪培养转变,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的军地无缝对接、接续培养。目前,山东省征兵办已从全省272所普通高等职业和技工院校中,精选出10所院校作为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基地,建立健全计划制度、会议制度等6项工作制度,确保专业技术储备基地规范建设、有序运行。这两年,该省储备基地400余名学生被录取为直招士官。

????研发精准定兵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据山东省征兵办参谋吴强介绍,这个系统主要围绕“部队接到想要的兵、青年分到想去的部队”的理念,按照“分型评价、参考意愿、人岗匹配、对口补入”原则,探索建立“1+3+X”人员评价和需求提报模式。系统根据青年学历、特长、性格、经历、年龄、党团关系等情况,根据部队要求,自动进行人岗匹配,为集体定兵提供参考依据。定兵阶段,兵役机关和接兵部队共同对接兵员需求,利用精准定兵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科学进行兵员分配。

????量才适岗,人岗相宜——

????征需一致产生多重正向激励

????两年来,精准征兵在齐鲁大地持续引发鲇鱼效应。

????对接兵部队而言,入伍新兵由征需脱节逐步实现征需一致。2017年,山东省根据海军提出的12个专业、300名专业技术兵的需求“订单”,在确定预征对象、分配征集任务、集体审批定兵等各个环节实施精准对接,实现了精准输送。山东省军区动员局局长王建政告诉记者,他们前往淄博、滨州等7个市进行调研,先后组织4次精准征兵研讨会,按照“量才适岗、人岗相宜”的原则,瞄准对口专业、一线战位、新机新装部队进行精准征集。今年,该省军区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兵种,精准输送具有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临床医学技术等30余个专业特长的千余名新兵,实现了征需一致,人尽其才。

????对征兵机构而言,征集兵员由概略撒网逐步向精确瞄准过渡。一位长期在征兵一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兵役机关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从宣传动员到需求对接,从选拔培养到跟踪定兵,全程参与、精确实施,精细到每个家庭、每名青年。今年,山东省与部队先后组织3次对接,主要对部队的岗位类型,以及不同岗位对征集新兵的具体需求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解,为精准分拨计划提供翔实依据,为最后的精准定兵提供需求参数。专武干部徐国强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征兵像‘撒网捕鱼’,现在征兵是‘精确制导’。”

????对应征青年而言,实现由被动输送到人岗匹配率逐步提高。好钢用不到刀刃上就是浪费。如果优秀青年进入部队,发挥不了特长,就可能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山东省推开精准征兵后,人岗匹配率明显提高。在青岛海军某部服役的战士亓宏强说:“在大学里,我学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系统控制和电子技术专业知识比较熟悉。入伍后,部队领导和战友都夸我进入角色快、专业水平高。”精准征兵大大激发了高素质青年长期服役的积极性。据高密市人武部统计,实行精准征兵以来,两年服役期满后,转改士官的人明显增多,与此同时,退伍返乡的减少了30%以上。

????对高校而言,以前开展征兵靠感情协调,现在是积极参与。以往,高校征兵缺少政策支持,部分高校领导对征兵工作热情不高。对此,山东省征兵办联合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大学生应征报名和参军入伍指导计划的通知》,将征兵工作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院校综合评价体系,与学校考评、招生等工作挂钩。与此同时,在该省144所高校成立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挂牌建立征兵工作站。省征兵办和教育厅建立大学生征兵工作沟通联系、定期通报、检查督导、表彰激励等机制,每年通报表彰一批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一整套扎实举措有力推动了高校征兵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特别是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基地的建立,在全省职业院校中引起极大反响。这两年,不少高校和职业院校的领导主动找到当地兵役机关,纷纷申请要求建立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基地,承担培养军事人才的任务。(刘加楼、韩树峰、宫玉聪)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