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须认清自身核心铁警神犬资源融媒体经营如何深度挖潜?(2)
时间:2019-09-12 20: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对此,姚林强调,与融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相比,报业经营的转型明显滞后于融媒体的发展。因此,融媒体经营需要转变思路,打破死守内容传播的狭隘逻辑,要从当下的渠道融合转型到市场融合、用户需求融合上来。以用户为导向构建产品矩阵,就是要从传播融合走向市场融合,走向市场融合的核心是通过跨界产品矩阵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融媒体经营要彻底摆脱传媒经营模式,进入互联网时代,要重新审视顶层设计,其核心是体制机制和经营管理层面的调整。 “客户需求在发生变化,国企央企都在放下身段,尝试IP化营销、内容化营销、趣萌化营销等模式,传统媒体的态度也应跟上,学会放下身段,进入年轻化的营销模式。”媒体营销专家、广告人文化集团首席战略官周伟强调,深度内容化的营销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精巧地进行变化。传统媒体需要向新媒体借鉴,做出改变。目前一些传统媒体没有深层次地挖掘价值,这导致广告的下行,融媒体在深度融合的时候应该把“我们到底是什么媒体放在一边”,更多地考虑客户的价值和客户的需求。 穆虹强调,报业整合营销一定是以全社之力、动用全集团的资源去完成。“从战略层面来说,媒体整合营销是一把手工程,绝不是说媒体内一个或几个部门去做就能做出来的,需要调用核心人才、变革组织架构、整合大客户资源。”穆虹同时表示,如果资源调动的路径过长、时间太慢,就会跟不上市场瞬息万变的发展。 “过去报业的项目和产品大多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或者没有真正的商业逻辑在里面,大都是‘想象的产品’,而不是真正的盈利性产品。我们习惯了简单地靠版面赢利的方式,但不能够形成IP,也不能形成整合营销传播,这就产生不了很大的IP价值。”穆虹强调道。 经营战略一定要跟着市场走 “内容和活动的营销、产业营收、融媒体营收、政务营收、IP化营收,这是广告营收的发展轨迹,而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代运营。”周伟表示,今天我们看到更新的模式就是IP化营收,就是媒体利用新型IP进行盈利。“在融媒体营收到达瓶颈时,一个新的机会来了。”他进一步说道,通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均衡性发展理念,宏观调控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信息流。很多政府、企事业单位把自己的内容交付给传统媒体来负责代运营,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常见,因此,其中的盈利机会也越来越多。 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新安晚报》为例,在3年前其成立策划运营中心,重点开拓政务市场。目前,泛政务板块的收入占《新安晚报》收入50%左右,今年还有一定的上升。对此,新安晚报社编委、策划运营中心主任章玉政表示,媒体要做地方政府的策划师、智囊团。当地方政府遇到困难、发生舆情事件的时候,提前介入帮助政府应对处理难题、矛盾,是媒体能够发挥的优势。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新安晚报》政务市场开拓,一方面是传统版面宣传,另一方面是全案营销、舆情应对、能力培训等。地方政府想做什么样的活动,由该社集合各方资源,牵头出策划案,然后邀请政府、专家以及报社内部优秀策划人员共同研讨优化策划案,随后执行落实。如今很多地方在做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新安晚报》便派驻多个团队,帮助地方进行融媒体人才、平台的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章玉政也提醒从业者,在机制、政策的调整上,报业灵活的奖励机制必不可少,他建议,可以尝试实行分阶奖励机制、月度评优机制、专项奖励机制等,让为报社运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有所收获。这一正向良性激励机制的实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活报社内部人员的积极性。 穆虹认为,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投融资、多元化经营,将媒体品牌溢价转化为帮企业产生真实的销售流量的媒体价值。比如,“报业+教育”可以办老年大学、“媒体+养老”可以做大健康等,这些也是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目前来看,报业营销的站位、策划力、整合力都不太高,所以,尚形不成规模收入。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