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2)
时间:2019-06-30 10:4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按照证监会指导意见,独董不得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具体到刘姝威而言,其与董明珠关系好到何种程度是问题的关键。 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认为,作为董明珠的好友,刘姝威出任格力电器独立董事,也将是董明珠在董事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格力公告中,刘姝威公开声明和保证,“本人与该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影响本人独立性的关系,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对独立董事候选人任职资格及独立性的要求。” 董明珠掌舵6年,格力净利润增约2.5倍 董明珠独立执掌格力电器6年时间,在这期间,格力作为白电巨头表现亮眼。 从董明珠2012年掌舵开始,格力电器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很快。2012-2014年,格力电器营收分别为993.16亿元、1186.28亿元、1377.5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3.80亿元、108.70亿元、141.55亿元,增速明显。 2015年和2016年,在行业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格力电器的业绩经历了暂时的滑坡,营收分别是977.45亿元、1083.03亿元,净利润分别是125.32亿元、154.21亿元。 进入2017年,格力似又回到了“冲刺跑道”。2017年,格力营收为1482.86亿元,净利润为224.02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董明珠执掌格力五年的营收是过去21年的1.9倍,利润接近4倍,净利润率达15%。格力电器在暖通、家电领域保持着寡头地位。 1月16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预计2018年营业总收入2000亿元-2010亿元,上年同期为1500亿元;预计盈利260亿元-270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24亿元,同比增长16%-21%。 对于员工,格力也毫不吝啬。1月8日,格力电器发布内部文件显示,自2019年元月起,根据不同岗位给予薪资调整,总增加薪酬在10亿元以内。格力电器表示,随着企业的发展、进步,公司未来的薪酬体系会越来越合理、越来越规范,让作出贡献的全体员工更加有成就感,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格力电器多次涨薪,2016年11月份,格力电器首次宣布全员加薪,当时的方案是所有员工在现有月工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发1000元。2018年2月格力电器宣布,按照人均每月加薪1000元的总额度,根据绩效、岗位给员工加薪。 格力“多元化”任重道远 在董明珠之前,格力一直是专业化的代名词。董明珠时代,格力的发展战略被争议最多,有人指董明珠致使格力从“单打冠军”落入“多元化陷阱”,而格力的营收结构就成为外界攻击董明珠的一个最具体的“靶子”:从2013年成立大松生活电器,到2014年明确提出“多元化”,再到2015年推格力手机……董明珠一直在其他领域进行尝试,但从2013年至2018年上半年,格力空调营收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仅从89%降到83%。 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认为,董明珠上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以来,格力电器“多元化”效果有限,格力手机、大松小家电、晶弘冰箱等在市场上的销量、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并不具优势。 或许董明珠也意识到这点,2018年宣布进军芯片领域。当年8月份工商信息显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全资10亿元成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等业务。 2018年11月底,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合肥中闻金泰、珠海融林合计增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项目。格力电器认为,如果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的交易顺利完成,闻泰科技将借助安世集团向上游延伸,进军半导体领域,同时可将安世集团的产品广泛应用到5G商用领域。 1月16日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要成为国际化,科技型的新企业,空调永远是格力的主业,相信未来十年,空调老大的地位是不会变的。格力电器产业规划包括空调、生活电器、高端装备、通信设备四大板块。 董明珠此番连任,格力的多元化之路自然备受瞩目,梁振鹏也表示,“董明珠连任,未来格力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能不能在多元化领域打开局面。” “关键看董明珠改变的决心,需要考虑如何适应市场变化进行多元化。”家电业分析人士黄燕认为,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业务未来在市场仍有机会,白电业务虽然效果不显,开放性与用户体验有待加强,但格力电器的智能家居也有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董明珠随口披露业绩 收到关注函
- 下一篇:董明珠“主政”格力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