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晧:高通致力于推动5G商用及产业链合作
时间:2019-07-02 12: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骁龙技术峰会上,高通联合全球移动运营商和OEM厂商在夏威夷启动首批真实5G网络和终端,开启数千兆比特5G连接新时代,全球首款商用5G移动平台——骁龙855宣告5G时代真正开启。 近日,高通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晧接受新华网专访。徐晧博士表示,中国5G的整体应用和发展非常快,一旦实现预商用或者商用,市场规模将会非常大。从总体规划来看,明后年是最关键的商用年,全球所有厂家都在按照这个时间点去努力推进。 2019-2020年是商用关键年 针对大家都在呼唤的5G技术,究竟与4G技术相比有哪些不同?5G能够实现哪些应用场景?据徐晧介绍,5G具备低时延、高可靠性、更宽的带宽、更多的多天线技术以及毫米波的应用等特性,加之网络切片技术,能够在整个网络的各个层面保证服务质量。因此,在物联网中,5G技术可以支持更大规模更高容量的连接,拓展了物联网的应用可能;在车联网中,5G将会支持跨越4G和5G的车联网技术,既有4G提供的LTE-V2X,也有5G支持的5G NR-V2X;在工业企业,多种设备之间将可以通过高可靠的无线网络连接取代以太网,使机械臂、机器人之间的组装、分装会更灵活。 针对当下大家最为关心的5G技术研发情况以及商用时代何时到来,徐晧表示,在时间层面,从研发到制定标准、原型机设计、MTP、商用手机展示,到预商用,再到商用,这些步骤构成了整个5G发展的进程和商用的时间点。 首先,高通研发团队会找到5G的应用场景、研发方向、寻求解决方案等基本研发工作;其次,积极推动和完成相关国际标准制订。2017年12月,非独立组网(NSA)的5G标准完成制定,今年6月,独立组网(SA)的5G标准完成制定;第三,在积极推动制定5G国际标准的同时,研发团队也在做原型机设计,以最快的方式实现5G的算法、调制解调、传输和接收,并与主流设备厂商进行原型机的互联互通(IoDT)测试。 技术层面上,高通在最具有挑战的基带处理芯片、射频和大规模天线方面均有深入的研究和布局。针对5G手机,在刚刚举办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小米、OPPO、vivo和中兴通讯在内的中国领先OEM厂商展示了采用骁龙X50调制解调器的5G移动终端样机,为即将可商用的5G手机提供了最早的展示样板。高通骁龙855移动平台在第三届骁龙技术峰会上正式亮相。 徐晧表示,接下来将是预商用的时间点。高通与中国运营商、设备厂商合作,明年将在多个城市进行预商用的测试。 时间紧任务重 3GPP 5G国际标准刚刚完成(去年12月份非独立组网标准制定完成,今年6月独立组网标准完成),距离计划的明年预商用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所以5G的预商用和商用时间非常紧凑,相比当年4G的商用和布网节奏快了很多。 徐晧认为,中国整体5G的应用和发展是非常快,一旦实现预商用或者商用,市场规模将会非常大。 鉴于高通与产业链的各个节点有大量合作,徐晧表示,目前有以下几个工作重点:一是5G商用手机的量产,二是5G手机和基站之间的外场测试和预商用测试是否顺利,三是还需要各大运营商积极支持和推动5G网络的部署工作。 从技术角度,5G有很多的挑战和机遇。以射频为例,所要支持的频段从6GHz以下到毫米波,跨度较大,高通需要支持整个跨度、不同的配置、频段、带宽,还必须同时支持3G、4G、5G,需要同时考虑和规划射频问题、多天线技术等。单从射频的频段和组合来说,早期的4G考虑16个,4G载波聚合会需要支持大于1000种组合,5G的组合会超过10000种。 在外场测试或预商用时,需要保证没有大的技术问题,同时产业链要从资金、推动力度上保证网络建设、商用终端量产,才能做到按时、按预计规模进行预商用和商用。 徐晧表示,中国政府在5G上有很多投入,中国三大运营商积极推动5G的预商用和商用。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研发、与设备厂商反复沟通、测试等在内,只有将所有生态链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才能推动5G尽早实现商用。从总体规划来看,明后年是最关键的商用年,全球所有厂家都在按照这个时间点去努力推进。 推动5G商用以及与产业链的合作 具体到高通而言,无论从十余年来的基础技术研发,推出首个5G原型系统、5G调制解调器、5G移动测试终端、5G射频模组以及5G智能手机参考设计,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合作和试验测试,均为5G商用化奠定了扎实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