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整治校外七星彩精彩论坛线上培训乱象(2)
时间:2019-07-25 15: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据马波介绍,他所供职的第一家线上培训机构在业内籍籍无名,但公司领导在开会时喜欢吹嘘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其实内部存在各种问题,全靠老师支撑,却还随意扣老师工资,学生请假、学生退费等都会扣工资。 马波供职的第二家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制度完善,公司人性化,备课系统完善,缺点是工资不够高。如今,这家公司在全面推广营销,对老师的面试更加严格。老师仍然存在销售压力,不过续费压力少一点,因为公司会认定责任划分,不会随意扣工资。 而如今他所供职的第三家线上培训机构,责任划分明确,销售压力是销售人员的,续费压力是班主任的,老师只需上好课,保证上课质量。 曾在一家线上英语教育机构任职的黄琼(化名)告诉记者:“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在线培训机构的老师只是面试一下,或者随便做套试题,再试讲一下就上岗了,实际上教育水平很一般。有的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好老师只有几个,不了解情况就报名的学员很容易踩坑。” 苏萍也介绍说,培训机构是否将教师资格证作为授课老师任职的必备条件,自己不得而知。“这半年以来,线上培训机构快速扩张,老师数量无法饱和,一些新老师的素质明显不达标,上课逻辑混乱,无法把握上课节奏,有时还要家长提醒上课规范。” 严格实施备案审查 过程监管不容忽视 在线上培训机构爆发出各种问题后,政府治理与监管不得不及时跟上。 有业内人士称,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是国家层面颁布的第一个专门针对校外线上培训活动的规范文件,也是自去年以来国家规范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系列动作之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的监管没有明确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或者参与,主要原因是相关政策法规不明朗和监管体量过大。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意见》明确了此次监管的对象,即“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按照《实施意见》,学科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 “此次《实施意见》的亮点以及落实关键,都在于实施备案审查制度。实施备案审查制,就是要改变只重视前置审批,而不重视过程监管的问题。治理线上培训机构包装名师,聘用在职教师,聘用没有合法资质的‘假外教’等乱象,以及提前教学、超前教育,违规收费、退费难等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记者分析说。 《实施意见》对校外线上培训的监管主要包括三大块:备案审查、排查整改、长期监管。阶段性目标分为: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建立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科学监管、培训有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的格局。 其实早在去年年初,在教育部等四部门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后的整改过程中,出现了“线下减负线上增负”等新问题、新情况,规范更为复杂的校外线上培训的呼声越来越高。 熊丙奇提到,《实施意见》要求培训内容和培训数据信息须留存1年以上,其中直播教学的影像须留存至少6个月。这是为了遏制在线教育机构进行超前教育、提前教学,“这是与线下培训一起进行治理。只治理线下的提前教学、超前教育,不治理校外线上培训,就会有漏洞。而要治理提前教学、超前教育,也必须实施备案审查制,了解培训机构进行的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否则怎么判断培训机构进行的教学是否超前?” 此外,《实施意见》进一步明晰了教师资质要求,同时提高了对教师资质的监管。但对于外教,《实施意见》并没有对教师资格证作出硬性规定,仅提到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平台仅需公示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 教师作为培训的核心环节备受重视,“持证上岗”是硬性规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称,校外线上培训机构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截止日期为2020年6月,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人员不能继续从事培训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