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麦卡锡主大猪网义死灰复燃(3)
时间:2019-07-28 18:4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麦卡锡主义之所以阴魂不散,并将矛头指向中国,本质上是由美国极力维持自身霸权地位的本性决定的,是由其遏制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的本性决定的。同时,美国一小群右翼极端保守势力充当“反华急先锋”,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幌子,把美国所谓自由民主原则抛在一边,肆意践踏个人基本权利、学术自由和市场经济规则,这是麦卡锡主义死灰复燃的直接原因。 三、警惕麦卡锡主义沉渣再起的危害 21世纪的今天,一部分美国政客仍试图操弄麦卡锡那一套做法,逆世界潮流而动。麦卡锡主义一旦回潮,美国将再度上演政治悲剧,最终害人害己。 第一,恶化美国政治经济生态。麦卡锡主义意味着极端政治盛行,民主被民粹绑架、自由被政治投机迫害。当前美国极端保守势力抱着根深蒂固的“零和”博弈和霸权思维,奉行排外主义,竭力煽动美国社会中的各种不满情绪并加以利用。班农、卢比奥等人的言行以及近期个别美国政要的一些说法做法,让人不得不联想起麦卡锡主义的幽灵再现。他们以“反华”为由为所欲为,甚至违背宪法、侵犯公民自由,把本已乱象丛生的美国政坛搅和得更加乌烟瘴气。学术自由、科学交流、人才引进,本是美国引以为豪的创新优势,是美国自视得以强大和繁荣的原因所在。目前,华裔科学家占美国科学家总数14.7%,共有7位美国华裔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以麦卡锡主义式的思维,歧视、驱赶、迫害华裔科学家和学者,必将促使全球人才另寻热土,从而削弱美国创新经济的发展动能,加速美国经济衰败。 第二,侵蚀中美关系的战略根基。少数美国政客基于荒谬的事实和理论,以捕风捉影、居心叵测的谣言,随意给中国泼“脏水”,以图裹挟民意,扭曲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如加州民主党众议员赵美心所说,美国目前的签证限制实际上针对的是“被怀疑是中国间谍的整个族群”。如果继续专门针对中国学者、学生、企业和华裔科学家等,变本加厉地采取这类措施;如果纵容甚至推动反华言论主导话语权,让反华情绪和对中国的猜忌乃至仇恨不断增加……一场新的类似于“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运动将徘徊于美国大地,也势必将严重损害中美关系的互信基础,不利于双方推动良好的民间关系,不利于两国科学技术和人文发展。美国使用强硬手段挑起并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背后也有麦卡锡主义的思维作祟。搅动中美关系大局,受到最大伤害的是两国政治关系,其影响将远远超出贸易战和科技战等范畴。 第三,不利于世界和平发展。当今的世界早已不同于冷战美苏对峙时期,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尽管全球化暂时遭遇挫折,但合作共赢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今天美国极少数人拿着麦卡锡主义的“旧瓶”,装上极力诋毁中国、煽动美国与中国对抗的“新酒”,企图掀起违背世界和平发展大势的“复古逆流”。他们一心想的,无非是要全面遏制中国,扭转中国的发展势头,继续维护美国霸权地位。这种唯我独尊、狭隘自私的观念,这种强硬蛮横、激进极端的做法,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大势格格不入,给世界增加更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对和平发展构成威胁。 四、形形色色的麦卡锡主义必将遭到历史抛弃 70年前,在麦卡锡主义肆虐期间,公民自由被肆意践踏,引发美国社会从政界、商界到学界等方方面面的强烈不满。当时,反对麦卡锡的明信片、电报和信件像雪片般飞向美国国会和白宫。在麦卡锡的老家威斯康星州,43个县的代表组成“麦卡锡必须滚蛋”俱乐部,主张将麦卡锡驱逐出美国国会。1954年,美国参议院正式通过决议对麦卡锡进行谴责,麦卡锡的政治信誉自此一落千丈,不久便抑郁而终。 70年后的今天,总的看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社会中没有多少市场。即便是那些不遗余力攻击抹黑中国的各色人物,也不敢公然打起“麦卡锡主义”的旗号。他们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行麦卡锡主义之实,继续上演“历史上的闹剧”,已引发美国社会的不满和反对。2019年4月,美国华人联合会就华裔科学家和美中科技交流发表声明,呼吁“美国高等教育界和科研界,以及美国公众,继续高举科学无疆的旗帜,捍卫学术自由和科技交流,使其得以继续造福全人类”,“确保美国不再发生任何版本的《排华法案》或者任何形式的麦卡锡主义或思潮”。 少数美国政客麦卡锡主义式的表演,正在用事实揭穿新自由主义话语虚构的神话:美国的国家机器绝不是如其自我宣称的那样保护自由民主与尊重人权,而是可以反复调动起来,通过滥用“国家安全”来制造恐惧和偏执,并公然侵犯个人的基本权利、限制企业的经营自由。这也在警醒世人,美国所谓自由民主原则在其维护霸权的现实面前是多么不堪一击,美式价值观的光环正在加速褪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