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初长成或要10年
时间:2019-07-01 15: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在一个棱长约为2.7米的立方形玻璃箱内,一盏外观似乎并不惊艳的“吊灯”被悬挂在箱顶,引起观者驻足。这盏“吊灯”是一台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分,立方形玻璃箱由半英寸厚的硼硅酸盐玻璃制成。 这台量子计算机就是日前在2019年国际消费类电子展现场,IBM首次对外展示的全球首台独立量子计算机——IBM Q System One。 尽管不少业界人士质疑该计算机的可用性,甚至认为它更像是装饰品,但IBM明确表示,IBM Q System One是量子计算商业化的重要一步。然而,在该计算机发布后不久,有媒体称,这台“吊灯”的算力还不如一台普通笔记本电脑。 这样的评价是否客观?众人翘首以待的、量子计算超越经典计算机的“量子霸权时代”何时才能到来? “大力水手”目前还是个“婴儿” 量子计算机指的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及量子信息处理的物理装置。“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可以被定义为量子计算机。”渔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量子计算最本质的特征为量子叠加性和量子相干性。 至于IBM Q System One的特征,由于IBM公司并未公开与之有关的科学参数,外界尚无法分析其原理和性能。“这台计算机是怎么被做出来的?规模和性能如何?我们无法从新闻中得到相关信息,甚至无法判断它是否达到了量子计算机的基本指标。”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教授韩正甫认为,IBM Q System One顶多是一个模型机,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时尚早。 目前,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机构有谷歌公司、IBM公司、英特尔公司、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领头羊”谷歌公司针对量子计算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但依然没做出真正的量子计算机。韩正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公司于2018年初推出的72个量子位处理器,还不能算模型机,更不能被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量子计算机的算力不如笔记本电脑”的说法,韩正甫表示,模型机就像处在婴儿期或胎儿期的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没有可比性。“当未来的‘大力水手’还是个‘婴儿’,拿他跟一个正值壮年的男子相比,没有意义。同样,真正意义上完整的量子计算机还未出现,比较其与经典计算机的算力高低,没有价值。”韩正甫说。 毫无疑问,当下正值壮年的经典计算机比幼儿期的量子计算机更实用。郭刚也表示,相对于经典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算力目前尚难做到领先。 早在上世纪,电子计算机刚刚问世时,有人曾拿算盘和最早的电子计算机比计算速度。结果,当时的电子计算机确实没有算盘算得快。但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算力早已今非昔比。韩正甫强调,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之间要比较的是原理上的先进性,而非功能上的优劣,否则是不科学的。 几大根本性问题尚未被解决 实际上,量子计算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提出,其基础理论也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得到突破。但真正的量子计算机迟迟没有问世。 “因为几大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韩正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首先是目前的量子计算机芯片的保真度不够,出错率还比较高,没有达到理论上的要求。 “即便是量子计算机,我们仍然需要它能给出准确的计算结构。即便它的出错率低于万分之5,我们也不敢用它解决问题,因为我们不敢完全信任它的结论。”韩正甫表示。 量子相干性是实现量子计算的根本,如果量子没有相干性,计算只能是经典的。不巧的是,量子相干性会迅速地被环境破坏,因此,所有的量子计算必须在退相干效应发生并扰乱量子比特前完成。这是量子计算要跨越的另一个门槛,物理学家们正在努力,希望量子相干性维持的时间越长越好。 横亘在量子计算机面前的另一道“高墙”是它的运行条件相当苛刻。比如,量子比特必须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下工作,这需要一些特殊且庞大的设备来维持。 此外,韩正甫表示,量子计算机的驱动电路,以及算法、软件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目前尚不具备应用条件。 以算法为例,量子计算机在工作时需要算法的配合,但现有的算法如秀尔(Shor)算法能解决哪些问题、不能解决哪些问题,还不十分清楚。暂时,只能在理论逻辑上预计其可用与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新机场线无人驾驶列车首次亮相
- 下一篇:AI有多接近你,你又有多害怕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