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科技 >

李国庆告别当当 转战区块链(2)

  作为国内电商领域的昔日龙头,当当曾是行业里的佼佼者。1999年,李国庆、俞渝创立当当网,在当时淘宝尚在摸索、京东未转型电商前,当当的自营电商模式令人瞩目。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当当网先后完成三轮融资,合计金额达到4400万美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天文数字。

  自营模式+中国市场,当当被视作是“中国亚马逊”,也因此在2004年获得亚马逊的青睐,后者希望以1.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当当70%到90%的股份。

  但在意公司控制权的李国庆和俞渝并不同意。2010年12月,当当在美国上市成功,成为中国首家在美上市B2C网上商城,上市当天市值超过23亿美元。次年1月,当当市值一度超过26亿美元,这是公司上市后的最高水平。

  后来,当当在2013年错过了百度的入股,2014年又再错过腾讯的注资,继而失去了追赶阿里和京东的时机。李国庆透露,当时当当坚持中立,当当高管集体投票最终决定不站队。

  “其实当初在京东接受腾讯投资之前,我们拒绝了腾讯的投资,现在看可能有点后悔。”李国庆表示。

  2015年7月,当当提出私有化计划,并于次年9月退市。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当当从美国退市后也曾想回归A股,但无奈A股的上市门槛相对较高,当当的发展潜力和盈利有限,再加上有京东、阿里等强大对手,实现单独上市已几乎不可能。

  2018年4月,海航科技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计划通过发行股份以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北京当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初步估值为75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俞渝和李国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共16.49%。

  陈立均表示,当当选择海航是看重其8000万的用户,以及其全球供应链能力,包括遍布各地的免税店。“当当是线上的,而(海航)这些都是线下资源,我们想把这个场景结合起来。”他表示,交易终止对当当本身没有影响,在收购过程中公司是正常运营的。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陈立均表示当当现在没有刻意去接触谁,但是如果有人上门公司也不拒绝。“我们现在考虑的A股、港股都是选择”。

  后李国庆时代

  没有负债,将组建反盗版联盟

  作为国内最早的自营电商平台,当当在电商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未能抓住行业发展的趋势,错失了几波转型机会。在品类选择方面,当当多年来一直坚守图书市场,虽然曾试图增加品类和向第三方商家开放,但当当的图书收入一直稳定在60%以上。与3C、服装、美妆等品类相比,图书市场的规模有限,而且线上化率已超过60%,很难再有上升空间。

  其次是在仓储物流上,不愿烧钱的当当未能建立足够优势抵挡京东、苏宁的进攻,虽然公司在全国多地建立仓储中心,但配送使用的是社会化物流服务,这导致配送速度和效率上低于竞争对手,从而造成用户流失。

  曹磊表示,当当的商业模式太滞后,在新型电商模式和业态上又缺乏布局,“这是影响大资本进入的一个核心问题。”

  他认为,当当在现有的核心业务技术上很难做大的拓展和提升。“垂直电商多元转型的理想状态是,能够串联起有效的闭环,建立小型生态圈,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割裂的状态只会导致资金和注意力的分散。”

  2016年退市后的当当未再主动公布财务数据,但经营状况比外界想象中要好。根据海航科技拟收购当当时披露的财务情况显示,2017年当当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3.42亿元和3.62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14.27%、200%。

  对于当当的经营现状,陈立均透露,当当2018年实现一百多亿销售,GMV大约为150亿至160亿,四亿多利润,公司持续5年盈利,没有任何负债。

  在与京东、天猫的较量中,陈立均强调当当不主动发起战争,“但是如果别人去挑这个战争,作为行业老大我们也决不手软。”他认为,这个行业的存亡关键已经不是所谓的竞争,而是盗版。

  陈立均表示,今年当当计划牵头成立反盗版联盟,建设白名单制度,同时投入资金帮助出版社打假。(记者 陆一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