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进了中南海——多位网友讲述参与议政建言的故事(2)
时间:2019-06-30 11: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隋徐嘉说,每年的两会都是论坛最热闹的时候,各类动态总是会引来小伙伴们第一时间留言评论。像很多网友一样,隋徐嘉对留言能不能被有关部门看到是心存疑惑的,让她感到幸运的是,她根据家乡变化提出有关环境保护的建议,后来也被吸纳。 “你的参与,让公共政策更友好。”河北省保定市高新区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科员朱峰对本报说,每当看到中国政府网上这样的标语,他总是按捺不住想献言献策的心。朱峰表示,截至2018年底,他累计建言量达到556条,所提建议被多个单位采纳。 “对未来充满期待” “把眼光放远一些,理想放大一些,困难不就变小了吗?”李朋璇言语间对未来充满期待。2018年6月,百世快递公司在运城和太原之间的侯马市建成了一个大型分拨中心,“大大方便了我们的运输,乡亲们的苹果都不用愁了!”他表示,今年准备尝试与电商平台合作,把苹果按要求分级,足不出户,就可以卖掉苹果。 2015年座谈会上,李辉尚提出“希望可以把网络问政常态化”的建议。当时,中国政府网的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将研究政府开展网络问政的制度,使问政工作能够持续不间断地常态化。如今,这个栏目不仅没有取消,而是受到了越来越多网友的欢迎,“更多人以网民的身份参与民主进程,相信祖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网络一线牵’这两头连结起来的是政府和民众。” 刘五一每年都会在微博上关注两会,“两会微建议”、“微博说两会”,网络已经成为他作为政协委员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他说:“这两年网民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我也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留言和想法,有很多民众关注的问题已经或者正在得到解决。” “相信我的努力会促使生活中哪怕小小的改变,”平时热衷于关注时政新闻的朱峰说,作为中国政府网的忠实粉丝,每次关注到社会上的热点,他都会及时反映到网站上,一点一滴推动社会进步。 “记得4年前,正是北京雾霾最严重的时候。”2015年,李辉尚在座谈会上提出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如今,北京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空气更清爽了,“很高兴看到环保成为政府改善民生的又一大领域”。2018年,中央环保督查组对20个省份实施督查“回头看”,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6万多个,问责超过8000人。 据了解,自从2014年“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开办以来,“一些好的意见建议将被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这充分拉近了中国网民电脑桌与政府总理办公桌的距离。截至2018年3月,有超过200万的网友在该栏目实名留言,累计留言超过5.41亿字。在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期间,留言数就高达110万条,年龄最大的网友有105岁,年纪最小的只有7岁。“三农”、房子、看病、教育,多个话题得到网友们的持续关注。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54个方面的表述充分吸收了网民的建议。 “我向总理说句话,总理能听到。”2019年,“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次征集设有“办事服务”“营商环境”“教育”“医疗”“创业就业”等20类话题。对于这些问题,网友们反响热烈:有的网友关心农业农村方面,提出“希望国家管控农村存在的过度使用化肥、除草剂、灭虫剂的问题”;有的网友心系医疗问题,“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覆盖全社会的一整套新生儿缺陷和残疾防控体系,提高整体人口素质”;有的网友想了解创业就业方面的政策,“希望能够出台相关女性创业或者就业政策,减少女性工作压力”;还有的网友关注社会保障,“作为一名‘外卖小哥’,我特别关注自身职业风险保障问题”…… 活动上线2个月,收到各渠道报送的网民建言已超过20万条。 作为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刘应杰曾对媒体表示:“网友一直疑惑提意见是不是有用,上面能不能听到,实际是有用的。网民很重要的反映,都会送给领导,渠道是畅通的。”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