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社会 >

2019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诺基亚手写手机举行专家探讨人类未来生活

原标题:人工智能将像生活中的水电

  此次大会吸引了全球近百位顶尖科学家。

  埃塞姆·阿培丁

  席忠民

  曾晓东

  王成

  吴信东

  王汝林

  游人杰

  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计算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主任特伦斯·谢诺夫斯基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

  荣耀总裁赵明

  汇桔网董事长谢旭辉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吉姆·李可

  无人驾驶、无人餐厅、利用人机协同去“抓贼”……26日,在广州举行的2019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来自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国内外专家畅谈人类未来生活。专家认为,无人驾驶、人机协同、物联网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走进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越来越快,将可能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基础,每个智能端的设计都将以它为基础演变。而数据质量、数据隐私等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机器学习已发展至“解释性AI”

  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峰会上,蚂蚁金服创新科技事业部高级技术专家曾晓东指出,人工智能已经从最开始的实验室阶段迈向了商业化阶段,视觉、语言、机器翻译等任务的精度已经非常高,商业化的产品里已经或多或少带有人工智能元素。深度学习的算法模型出现,大力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和大数据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机器学习教材之一《机器学习导论》的作者、土耳其科学院院士、安兹耶因大学教授埃塞姆·阿培丁也在峰会上指出,机器学习改变了整个计算机科学的方向,“现在不再从算法开始了。现在通过数据可以做出有意思的程序,提供有意思的服务,这是一个变化,我们不再是考虑算法,而是更多地考虑数据,这是一个关键的区别。”

  对于机器学习的未来方向,他介绍,现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已发展到研究“解释性AI”,即一个计算机做出决策的时候,可以解释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策。也就是说,现在简单地给出一个输出已经不够,还要给出为什么给出这样输出的解释。

  三五年内将出现新型设备终端

  点点手机,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就停在家门口,到达的时间精确到分钟。在未来,各种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峰会上,长江学者、明略科技集团创始人吴信东指出,智能交通将是人工智能其中一个全球性战略发展目标,因为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

  发展人工智能,并不意味着人类将被替代。吴信东提出一个“HAO”概念,即“Human intelligence”“Artificial lntelligence”“Organization”,目标就是把人工智能已经落地的技术,比如说感知、视频识别、图谱、识别技术,能让机器人做的就用人工智能做,要洞察、高屋建瓴地用人类智慧,进行人机协同工作。

  “每一次信息时代的进化都代表着一个端的变革,这个端就是硬件终端。”曾晓东说,在互联网初期,可能只通过单一的端,比如电脑、笔记本电脑连接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会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连接互联网。“在物联网阶段,到底什么样的端是最主流的流量入口,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非常期待。而且这个端的演化会在未来3-5年内发生。”

  曾晓东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越来越快,还有可能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基础。

  数据伦理等应成机器学习入门内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