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蜜沉沉烬如霜》总制片人刘宁:大IP灵不灵,要看能否正确使用(2)
时间:2019-02-28 15: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神仙道不醉石 点击:次
刘宁:是的,我们在最初选择演员的时候,其实花了很长的时间。在《香蜜沉沉烬如霜》的这本小说当中,它的女主角是叫锦觅,其实看过小说的人都知道。锦觅这个角色不好演,因为她要历经整个成长,有六个过程。也就是六次的转变。 对于一个角色来说,其实她的挑战很高,在当时我们定义的是我们想做一个偏年轻人喜欢的作品,我能选择的就是从一些年轻演员当中选择。其实我也过滤了大量的演员,我认为能驾驭好这个角色的演员,当时大概也就只有三位吧。我们一一跟她们见面、沟通、交流,我认为OK,杨紫应该是在这里边能够表现得最好的一位。其实并没有考虑太多的所谓的流量,或者她是否有足够的知名度,我认为不管她们怎么样,如果她们演不好这个角色,没有用。 邓伦也是杨紫的好朋友,他们两个在《香蜜》之前已经有过两次的合作,而且我跟邓伦本人的见面,我认为邓伦也很好,他也很像凤凰这个角色,而且他们俩人配合,我预期一定会很默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终选择的是他们两个人来出演,最后效果是很好的。 所以我相信一部作品,最重要的演员贴合角色,而且他们要真的能够驾驭好这个角色,能够演好,因为这是一部电视剧,最终我们要看的是演员的表演。 新华网:《香蜜沉沉烬如霜》特效也受到了好评,特效经费占整部剧花费的比重很大吗? 刘宁:其实我们真的花费不多,如果你按照我们制作的成本预算来看的话,特效的经费花销大概在7%-8%左右。 懂特效的人你可能能驾驭它,不懂特效的人,你是被它在驾驭。大家知道我最早是做游戏的,其实十几年前我就在接触特效,所以在最初的设定,包括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包括在后期的反复修改,其实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多人说特效只要做得炫酷就行,其实这个在很多年前我们就已经pass掉,因为在我看来,特效一定是服务剧情的,所以在《香蜜》的特效你能看到的是,它很干净。而且每一项特效,当我们在画面当中出现特效的时候,你会知道,它一定是跟剧情有关的,不是为了去填充画面的。 关键词:国剧出海 助力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新华网:《香蜜沉沉烬如霜》还火到了海外,您如何看待国产剧出海的现象? 刘宁:国产剧出海其实很多年了,对于《香蜜》的出海,在最初的时刻,我认为它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后期呈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在韩国目前正在热映,我们得到的反馈非常好。 这也取决于我们的体量,包括这部电视剧的品质,包括我们的特效,这可能在韩国市场,它们本土要去做的话也很困难,当他们看到一部这样电视剧的时候,他们很惊艳、很震撼,他们说中国能做到这么高品质的神话剧,或者叫玄幻剧能做到这么好,包括现在日本我们马上也会播出,整个东南亚已经在播出,我们马上还会走向欧美市场。 我们把海外的观众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叫海外的华人观众,一部分叫海外的本地观众。我是希望他们能通过这部剧,能够更多的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看过《香蜜》的人都知道,台词大概有一半的古风,一半的现代文,其实我只是想让年轻的观众群体能够知道中国的神话体系是很美丽的,而且通过这个过程,能够让大家学习到很多,比如说最经典的一个,现在在网上很多人在刷屏,很多人在发的就是,水神爸爸在教育锦觅的那一段话。我认为能够起到这个作用很好,在海外能够拿到一个好的口碑,能够让大家对中国的文化更多的了解,我认为这个就很棒了。 新华网:市场迭代很快,受众也越来越聪明,过去只靠流量、明星或者花式营销就可以收获收视的时代不复存在,作品的品质越来越重要,您对这种变化怎么看? 刘宁:最早在做电视剧的时候,大家还是遵循一个客观的规律,从2015年开始有了一个拐点,这个拐点是市场变得更加热闹,或者我们叫热钱进入的更多,大家也变得更加的浮躁,这个时候大家去选用了一些不是演员的人去表演。其实它是一个浮躁期的时候的商业逻辑导致了这种产物,所以在我做《香蜜》的时候,其实我也很艰难,因为在当时我就不按照这个逻辑去做,因为我认为它不是一个正确的逻辑,大家为什么要去盲目的追求这些?我们看过很多的戏,他们的表演是很尬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