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国内资讯 >

相约春天的盛会(2)

  2018年,我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全国两会,我准备讲讲我们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同时建议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加大文化扶贫力度,让更多传统文化伴随乡村振兴而振兴,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甚至家里就能劳动致富。让更多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尽快富起来,是我的愿望,我相信有党中央的好政策,这个愿望一定能早日实现。

  (本报记者 宋豪新采访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赵红卫

  让群众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铁路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我国铁路里程仅5.2万公里,到2018年底已经发展到13.1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2/3以上。

  “复兴号”的出现,让中国高铁从国产化迈向了自主化,创造了惊艳世界的“中国速度”。当前,我国具备了全套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性转变。

  可以说,铁路行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靠着自主设计研制制造才达到了行业的世界领先水平。如今,我国高铁动车组的一些自主研发的技术装备和能力已经比较成熟了,群众在高铁上的体验更便捷、更舒适了,这有赖于科技的创新,背后是技术标准的支撑和保障。

  未来,“中国速度”还会更快吗?我想,速度提升只是未来高铁发展的一个方面。未来的高铁会朝着系列化的方向发展。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我们后续还会研制适应不同环境线路、不同速度等级的动车组。未来的高铁还会朝着更加绿色环保、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创新。

  高铁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当前,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正在推进,各行各业只有抓住机遇,在科技创新上下足功夫,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我非常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的话题,准备就如何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等建言献策。希望我们国家能发挥制度优势,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科技带来的便利。

  (本报记者 魏哲哲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

  民营企业要增强内生动力

  我是民营企业家中的全国人大代表,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我履职中非常关注的内容。

  从我的调研和观察来看,民营经济能成为社会热点,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确实遭遇了一些困难。但我认为,对民营企业来说,外部的困难永远是暂时的,我们最终要面对的困难,还是来源于自身。现阶段,对民营企业最大的考验,就是有没有更大的决心、信心,有没有更强的能力、创造力,去应对更加复杂急速的市场变化,而我们最大的机会,就是我们能不能持续向市场提供更有品质和更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去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关键时刻及时把发展的力量和信心传递给民营企业家群体。总书记讲话中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想,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关怀和重视,过去这一年,虽然困难不少,但在国家层面释放了很多重大利好。我认为,这样的变化还仅仅是个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民营经济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

  在马上就要到来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更应齐心协力研究如何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我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继续为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建言,也期待有更多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优化的思想碰撞和真诚交流。

  希望在国家层面,能够继续扩大减税降费的政策覆盖广度和深度,实施更大力度的举措,减轻实体经济负担;同时,建议通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眼光向内,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能够专注主业,增强信心,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报记者 张 璁采访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一级教授韩庆祥

  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