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社会 >

《晋绥日报》社论的语言风格(4)

语言是事件的载体,所有的语言都是为了表现一定的事件。文化存在于政治经济中,因此语言也具有文化的价值。词语作为话语中最活跃的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晋绥日报》社论在刊登的内容中都借助语言来表现一定的文化价值,其社论所刊登的新闻标题明显具有文化意义。《晋绥日报》的社论创作形态主要是乡村化、战争性的题材。这些文学形态在编辑时使用一定的语言修辞方式来凸显社会文化意义。

(三)现实价值

把纸质媒体行业与语言学研究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研究《晋绥日报》的作用仅是见微知著,从《晋绥日报》社论的语言学价值出发,来探究更多主流媒体行业的语言学功能。《晋绥日报》的现实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纸媒用语

当下报纸行业更多地追求销售量,质量已经让位于数量。很多政治性媒体也越来越趋向于娱乐化。由于信息化时代的进步,受众的信息来源也越来越多样化。受众的需求偏向于网络媒体,而报纸行业的发展也趋向网络化。我们随便抽取当下的报纸,会发现版面设置革新了,但是实质性的内容却少了。《晋绥日报》社论的编辑设置均以语言的社会实践功能为标准,现今的报纸行业忽视语言的内在价值,片面追求高曝光率、发行量,造成了新闻内容设置不符合词语的构造,语义表达也不明晰,这些都对报纸行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晋绥日报》的编辑内容在语言构造上很规范,语义内容极其严谨、明晰,这些都可以作为现今报纸媒体的模板。

2.激活语言学功能

语言除具有社会交际功能外,同时还具有语言本身的价值。语言研究一直是很热门的话题,这由语言自身的功能所决定。语言的功能应该成为其他学科的辅助工具,这由它的文化与社会功能所决定。《晋绥日报》社论语言的社会实践功能和文化功能也进一步激活了报纸语言学方面的功能。语言学的功能具有运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探究《晋绥日报》的语言学价值能够激活语言学功能。

3.语言与新闻媒体行业的结合

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很容易受到干扰,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新闻媒体行业追求标新立异,错词乱语很多。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成果欠佳。语言学的发展应该为其他科目与行业提供助力,同时也应该为其他行业带来语言实质性的作用。通过探究《晋绥日报》社论的语言风格,能够让大众认识到报纸行业体现的语言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大众对语言学的价值与功能有新的认识。新闻媒体行业的实质是信息的传播,目的是让民众进行交际。新闻媒体行业的交际功能最有影响力。如果语言学能够与新闻媒体行业相结合,新闻行业的发展会更加规范。

四、结语

《晋绥日报》作为抗战期间晋绥边区的党政宣传基地,不仅承载着晋绥边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宣传报道,同时也记录着人民群众的奋斗历程。《晋绥日报》的语言风格具有独特性,它的语言价值也值得学界探讨。

[本文为2018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晋绥日报》文艺副刊及当代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18B222)成果之一;并获“临县方言语法专题研究”(项目编号:RWXN201604)的资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N].晋绥日报,1948-04-02.

[2]甘惜分.新闻大词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206.

[3]盛新华,田琳.疑问句式报纸标题研究[J].新闻界,2004(6):44.

[4]李爱梅.点亮新闻的“眼睛”:浅谈读题时代党报的标题制作[J].新闻爱好者,2014(3):85-88.

[5]徐莉.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元旦国庆社论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