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科技 >

脑机接口技术已在现实萌芽 “阿丽塔”不科幻(2)

  “以目前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为例,在大脑中植入电极后,周围的胶质细胞会逐渐将电极包裹起来,电极监测到的神经元活动会越来越少。” 王毅军说,几年甚至几个月后,电极就完全监测不到神经元活动,如果需要再次使用,就得重新植入电极。而电极的植入不但会损伤大脑神经元,也会有感染的风险。

  头戴式的脑电帽虽然不会损伤大脑,但每次使用时都需要洗干净头发,往脑电帽的电极中注入导电胶,操作起来十分麻烦。

  抛开上述问题,脑机接口的应用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比如通过脑机接口操控的机械臂还很难像真人的肢体一样灵活。总体来说,脑机接口系统还缺乏安全、高效、成本又低的解决方案。

  “脑机接口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技术,涉及众多技术领域。”黄肖山说,正因如此,脑机接口的发展也受制于相关技术的成熟程度。

  首先脑电信号的采集涉及到材料学,因为植入大脑的装置,十分容易造成人体感染,那么就需要改进材料技术去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还需要精密电子电路技术,因为脑机接口需要采集神经元发出的信号,这些信号极其微弱。假如电路中的噪音稍大,就会影响脑电信号的采集。

  人工智能也是脑机接口需要利用的一项基础技术。因为在采集大量脑电信号之后,需要训练人工智能系统,使其学会分析处理这些复杂的信号。

  医疗技术更是不可或缺。正如影片《阿丽塔:战斗天使》中展示的,在到处都是半机械人的废铁城中,医生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实中,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离不开相关医疗技术的精密配合。

  “但最重要的方面是脑科学研究。因为只有知道大脑是怎么回事,了解大脑是如何运作的,才能更好地解读大脑生成的信息。”黄肖山说,目前对于诸如听觉和视觉等只涉及大脑局部区域的脑电信号,学界已了解得比较深入。但对于大脑高级功能产生的脑电信号,比如回忆、复杂情感等,学界目前对其了解程度还很有限。(记者 刘园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