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军事 >

风气监督员:“科技发展利大于弊探照灯”下的哨兵(2)

????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往往是比较困难的,作为基层风气监督员,批评上级拉下脸确实不容易。”该旅纪委书记边庆军分析认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对上级也要敢用。基层风气监督员要善于利用政策法规来开展工作,讲清道理让上级意识到问题所在,这样往往更利于沟通交流。对于严重的问题,必须讲原则及时上报纪检部门。同时,上级也要习惯接受群众监督,听取官兵的意见建议,这样就能避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

????内行与外行——

????“不懂政策法规,就失去了监督的发言权”

????夜色已深,纪检监察科的办公室依旧亮着灯。

????桌子上的一份文件,已被李晓阳来回翻了好几遍。这是前几天上级刚下发的《工程建设纪检监察应注意把握的重要环节》。

????他不断回想,监督眼下的这个工程时是否有遗漏的环节。

????几个月前,旅里决定重建旅史馆。作为纪检监察科干事,李晓阳担负了整个工程的监督任务。在招标、考察、竞标、评标等一系列过程中,李晓阳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没有违规违纪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遇到一些烦恼。

????“我能确保流程的规范,也能有效防范‘围标’‘串标’的问题,但在工程资料审查时会感到有些束手无策。”李晓阳无奈地说,自己在工程建设上没受过专门的培训,遇到类似工程预算书中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数据材料,很多看不懂。

????来纪检监察科不到一年,王可山也有同样的经历。去年旅里年终考核,新大纲颁布不久,考核课目、标准更加细致。为了严把考核标准,他每天去监督都随身带着新大纲。

????“边翻大纲边监督,官兵一看就知道你是个‘门外汉’。”说起这个,王可山觉得比较尴尬,有时发现了问题,官兵也会提出质疑,而且遇到一些专业问题心里就更加没底。

????放眼更多部队,各单位的纪检干部和基层风气监督员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受。毕竟,新体制下的纪检监察工作展开的时间并不长——

????2015年11月,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翌年5月,军委纪委派驻纪检组正式进驻军委机关部门和战区;不久后,军兵种、武警部队、战区军种纪委也完成实体化编设……随着军队“脖子以下”改革开始后,军队纪检监察战线逐渐向基层延伸。

????这两年,随着执纪监督工作的逐步深入,旅级单位纪检监察科在不断完善监督工作。“不懂政策法规,就失去了监督的发言权。既然代表组织实施监督,就要当‘明白人’、说‘内行话’。”旅纪委书记边庆军说,上级下发的相关资料和本级业务部门的规章制度都很多,纪检监察科要加强学习,才能更多地了解各个领域的制度规范,更好地开展纪检监督工作。

????除了纪检干部要避免看不懂、搞不清的“外行监督内行”现象,基层风气监督员也是如此。据笔者了解,该旅下一步还将每半年组织一次基层风气监督员集中培训,安排财务、军需营房、人力资源等业务科室进行法规授课,采取难题会诊、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基层风气监督员尽快吃透法规制度。

????事后与事前——

????“这样的‘婆婆嘴’越多越好”

????“总有几个拖后腿的,连队名次老上不去,让人着急啊!”“从其他连借几个尖子过来替换一下,这样我们肯定能拿第一!”……训练间隙,某旅二营火力连的几名战士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议论起连队即将参加的整建制5公里越野考核。

????听到这些议论,连队风气监督员谢磊插了话:“这种比武考核‘凑尖子’的做法,属于上级明令禁止的不实训风,绝对不能干!”这番话,让刚才的几名战士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像这样的情况,谢磊遇到过不少,战友的一些错误想法就被他这样晓之以理地“扼杀在摇篮里”了。久而久之,官兵称他为“婆婆嘴”。

????因为这张“婆婆嘴”,谢磊曾“得罪过人”,但他始终觉得很有意义。这次被旅里正式聘任后,他更增添了几分责任感。

????“这样的‘婆婆嘴’越多越好。当个‘婆婆嘴’多提醒,给连队战友事前多讲讲具体的政策法规,可防‘亡羊’了再‘补牢’。”谢磊说,当基层风气监督员就是要帮助战友少犯错误,或者及时制止问题苗头铸成大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