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科技 >

迎接绿色发展时代(3)

  本次产业革命即绿色革命与前三次显著的不同在于市场或需求驱动更为重要,强烈的需求呼唤着科技创新。什么科技能满足人类以最少的碳排放或对自然环境最少的扰动换取人类对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求?绿科技,我们把能够满足绿色发展需求的科技统称之为绿科技。

  注册于香港的绿色科技联合有限公司自2009年起,组织国际国内上千名专家撰写《中国绿色科技报告》,并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其科技内涵包括新一代能源价值链、低碳生态城市、建筑环境、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

  美国劳工局自2011年开始,用GTP(Green 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s)监测各行业的“绿色”程度,2011年,美国57%的行业采用绿科技提升了能源效益,50%以上行业用绿科技实现了污染物和废弃物减排。

  绿科技包括哪些内容?我们以“4C”概括。第一个“C”,英语Clean Technology,清洁科技,包括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中包括了清洁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地热能源等。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类祖先“遇水而居”,因而诞生了一系列以水域命名的文明,如黄河文明、尼罗河文明,等等。此后,世界强国因能源而起,第一次产业革命中,英国因最先开发和掌握了煤炭而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美国最先发展了电力工业,又因为掌控了石油而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煤炭,因迄今为止的科技尚不能对其进行清洁有效的充分利用,渐渐让位于石油;石油,因其清洁利用和资源开发的局限性又显现被页岩气取代的趋势。人们在争议中逐步认识到化石能源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威胁着人类共同家园——地球,于是,大家开始寻求人类未来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在清洁能源的诸多选择中,甲醇燃料正在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和一些国家的关注。甲醇与其他能源相比,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甲醇是清洁的煤、便宜的油、移动的电、简装的气。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甲醇完全可以来之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取之于水的氢的合成,也就是完全可以不依赖于资源,成为人类新世纪新千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副院长张涛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院士,国际知名学者施春风教授在国际权威杂志《焦耳》上联合署名发表了《液态阳光经济》论文,阐述了甲醇作为燃料的重要意义,是人类走向未来新世纪新千年的能源选择。清洁技术还包括了环保产业的许多技术,如水、空气、土壤的洁净技术,固废的处理技术,此外还包括清洁过程技术和绿色材料技术等。中国科学院最近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制造创新研究院”,李静海院士、张锁江院士领衔的科学家团队将通过介科学推动化工、材料、能源等产业的绿色制造。

  第二个“C”是英语“Computing Technology”,计算科技,或者说数字科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与计算科技的发展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人认为,诞生于希腊的古代西方哲学一开始就关注并研究了诸如根号2 等数学问题,因此,希腊哲学孕育了古代、近代、当代科学,从欧几里德到牛顿到爱因斯坦,无一不是以计算为核心,一脉相传。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把数学植入到自然科学的机体,数学被普遍地应用于各学科,开启了近代科学的新时代。图灵把计算和机器联系到一起,此后的香农又把计算和信息联系到一起,从此,机器渐渐地走上了越来越像人的不归路。环顾当今世界发生的一切,不论是方兴未艾的互联网,还是处于风口的物联网,或是恩宠有加的人工智能AI,或是神出鬼没的区块链,或是风起云涌的大数据,无一例外的核心是计算或数字。这些技术的目的,最终无非是让机器越来越像人,代替人。

  第三个“C”是英语“Health Care”,健康科技。人是手段更是目的,科学的终极目标是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人要研究人本身,特别是人的智慧和精神,就像让一个力大无比的举重运动员举起他本人是不可能的,是一个逻辑悖论。这个悖论说明,健康科技是最古老的科技也是最前沿的科技。

  为什么把健康科技归类于绿科技?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以前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主要靠化学药,但化学药的副作用越来越不能被大家接受,而且,化学药制备的过程耗费资源,污染环境。比如,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从发达国家转移来中国,从中国的发达地区又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发展了,再接着转移。以前以化学药为主的时代正在走向衰弱,中国的中医药正在兴起,更重要的是生物医学异军突起,势不可挡。当代生物医学的发展表明,我们健康的灵丹妙药不是那些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化学药,也不是藏在深山老林里的中草药,可能就在我们人体自身。问题是如何挖据和利用藏在我们人体自身的“灵丹妙药”?答案是生物医学。生物医学日新月异,此起彼伏,不断给人类带来惊喜或惊恐,当前一些前沿领域格外引人注目。基因治疗。1998年,科学家们确认了RNAi(基因干扰)现象一技术可以定向让某一基因“沉寂”,可用于治疗疾病,但也有其他隐患。2001年2月12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6个国家的科学家宣布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其分析结果,人类开始拥有了读懂自身基因这本天书的“字典”,这是生物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给人类认识和改造生命增添了自信。特别是基因编辑技术的问世,标志着人可以改变生命,人可以“编辑”人。如果把人体比作电脑,基因就是软盘,基因编辑技术就可以在人这台电脑上随意使用基因这个软盘。前不久,人类的第一个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了,引起全世界的恐慌和谴责。免疫治疗。CART 技术成功用于癌症治疗后,紧接着2018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给了PDL1研究工作,免疫治疗,特别是肿瘤的免疫治疗给人类征服癌症带来曙光。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组织工程、胚胎工程、蛋白质药物、小分子药物,伴随诊断和靶向治疗,凡此种种,生物医学的进展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试想,如果以上这些生物医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我们人类的许多疾病就可以治愈了,衰老就可以延缓了,长相也可以如愿改变了,寿命也延长了,长生不老不是梦,将使人越来越像“神仙”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