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时代优阿衰全集漫画片中文版秀编辑的必备素养
时间:2019-08-07 02: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摘要:数据出版的新特点和流程决定了它对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编辑也面临着与同行缺乏沟通和交流、对投稿作者缺乏引导、对行业发展问题关注不够、浮躁之风盛行、质量意识不强以及各种职业病频发的问题。因此,任何出版编辑要想做一个优秀的编辑,他们就必须根据数字出版的新要求、针对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努力培养一个优秀编辑的必备素养。 关键词:数字出版;编辑;素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7-0000-02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不同于传统出版的特点和流程,有不同于传统出版的规律,这就对出版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编辑只有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培养数字化技能,提高专业功底和综合能力,才能够适应数字出版时代的要求,做一名优秀的编辑。 一、数字出版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在数字时代,读者面对的是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终端设备,而编辑则主要使用电脑和各种软件来打造数字化内容。目前,数字出版虽然还没有变成出版企业的主流,但是它已是大势所趋,而且它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 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与传统出版的特点和流程相比,数字出版有了很大的变化,编辑应该积极适应新的形势,深入学习数字出版的特点、优势和流程。数字出版是出版行业的大势所趋,迎合这个趋势,驾驭这个趋势,编辑才能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2. 培养数字化技能 在数字化时代,编辑的工作离不开各种办公软件,例如排版软件、图片和视频软件等,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计算机技能。唯有掌握这些辅助性的工具和技能,编辑才能做到对数字出版功能游刃有余。 3. 掌握专门学科的知识 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期刊需要编辑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持续关注前沿动态的钻研精神。编辑已有的专业知识是进入某个期刊的敲门砖,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在实践活动中,编辑还要进一步夯实自己的专业功底,而且还要关注前沿动态,预见学科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专业期刊的要求。 4. 提高综合能力 编辑既要“专”,也要“博”,既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广博的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技能有助于编辑在工作中推陈出新,提高工作效率。 二、出版编辑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出版行业,出版编辑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不会随着数字出版的兴起而消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想法解决问题。 1. 对行业发展问题关注不够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很多编辑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于其他事情一概充耳不闻。他们不愿花时间去关注行业专家的研究方向,挖掘有潜力作者的新作,更不用说憧憬编辑事业的未来发展蓝图了。 2. 与同行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 期刊行业有一句话叫做“要开门办刊,而不是闭门造车”,这说明了与同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没有交流就不会有取长补短,只会固步自封,牛顿况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索,我们就更应该不放弃沟通。我们要多参与行业活动和会议,多与同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 对投稿作者缺乏沟通和引导 而现阶段,很多编辑面对作者存在应付的心理,尽量不接触,只是简单地坐等作者投稿,然后在投稿里“矮子拔大个”,挑选一些相对过得去的文章。现在很少会有编辑会登门拜访作者,与作者进行促膝交谈,少了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温情。 4. 浮躁之风盛行 在出版行业,现在流行一种非常浮躁的风气。出版企业太注重出书效率,一味地蹭市场热点,为了尽快成书并推向市场,全然不顾出版质量,甚至偷工减料,直接跨过“三审三校”的基本编辑工作流程,导致量大而质低的局面。长此以往,出版企业的名誉最终会受到伤害。因为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出版物是精品还是垃圾,读者是体会得到的。 5. 质量意识不强 也许是因为编辑任务太重,很多编辑只为赶进度,而淡化了质量意识。有些编辑甚至直接将校对任务全权交给“黑马”软件,而不再进行人工审核,这就导致出版物编校质量下降,甚至会出现各种低级的、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 6. 各种职业病频发 “坐久伤身”,编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坐的时间很长,走动的时间很短。因此,编辑要长时间坐着,面对电脑编辑稿件,这往往会产生很多的职业病,例如颈椎病、近视眼、肩周炎,严重时还能导致脱发和精神萎靡。因此,编辑应调试心态、加强锻炼,积极应对。 三、数字出版时代优秀编辑的必备素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