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

时间:2021-09-17 17:39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日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至2021年6月,中国超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通过电子交互通联,构建起全球最蔚为壮观的数字社

日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至2021年6月,中国超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通过电子交互通联,构建起全球最蔚为壮观的数字社会。

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在互联网发展红利下,国内互联网巨头百舸争流。只是懂行的人,禁不住都在疑惑:像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和那些工业软件开发商看起来都是IT公司,也都靠写代码做产品,基本雷同。可是,它们为何都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一、案例:互联网技术和工业软件技术的思维还真不一样

我有个朋友和阿里的B端业务、腾讯B端等都有接触过,他给简单的介绍了曾经交流过的结果。

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像阿里的人上来就让他们提需求,吹捧他们自己的软件有多好。可是PPT一讲完,全是概念,而应用场景有限,最极端是他遇到过问技术细节部分,对方直接说目前技术达不到,按他们的进度,3年后可以实现………

其实,究其本质,他们的东西完全适用不了制造业批量生产的要求,而是强行过来招标,毕竟搞互联网“免费”输出那一套,往往是完全不顾应用场景的问题。

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墨西哥政府需要开一个深海油田,而我朋友公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现有技术没办法探测到海底真实情况,无法做宏观的方案设计。随后IBM这时走过来,带了他们先进的设备,做了详勘,并出了一个演示D;最后坐下来告诉你,给我们100万,你这个问题我给你解决。

于是,我朋友的公司就开始和IBM探讨具体的技术协议,领导开始和IBM探讨价格能不能便宜点。可是,像阿里、美团等互联网大厂的做法则是,我们不要100万,我们的软件免费给你用。

总的来说,对于互联网技术公司来说,他们觉得你们其实不需要弄清楚这个工业原理,这就是他们思维的问题。二、虽然都是软件,互联网企业和工业软件的技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10多年来,我们的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很多人一说软件,就和互联网企业划上等号。其实互联网软件和工业软件差异是巨大大的。

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由于多年的沉淀发展,互联网技术已有许多成熟框架,多数应用程序员并不用关心底层,只需要专心堆逻辑即可。

当前互联网技术是前后端分离,前端底层基础点html, css, js, 上面有vue,react,angular三大框架任选,接着就是造轮子堆逻辑。后端路线较多,当下主流java或golang。

而工业软件最大不同就是,没有固定基础框架。可见,如果只会写应用程序,但是不会业务,一切都是零。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比如你搞仿真电路,元器件都会认,电路图也要看得懂,里面的逻辑更偏向于像游戏引擎的开发,需要专业的业务知识,而不是上来堆逻辑就能实现的。

由于当前国外工业软件、商用游戏引擎等已经十分普及,使用的人多,于是工作岗位也多,导致学的人更多,使用的人最多,已经形成正向反馈。可是,像阿里、腾讯等跨行研发毫无优势。

如此看来,即使你拉着腾讯、阿里高等级技术人员去研发工业软件也是跨行,没有历史的积累,成本巨大且无优势。

三、本质是工业软件投入产出比不如互联网项目,是件吃苦不讨好的事

我们要知道,研发工业软件比研发互联网App难度大得多,而工业软件的市场总量却比互联网App小太多。即工业软件的投入产出比不如互联网项目,这对互联网巨头是件吃苦不讨好的事情。

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我给大家介绍来自德国的工业软件平台Codesys,它是一个工业控制系统。最简单的应用就是把它安装在工控机或单片机上搭建出自动化生产线上大量使用的PLC。目前除日系三菱、松下等公司外,欧系美系产品都大量基于这个系统。

了解过工业生产的朋友都知道,PLC是自动化生产的基础设备。如果把PLC看作智能手机,Codesys就类似于智能手机上的安卓系统,这样一类比大家也都会明白Codesys这样的工业控制系统对工业有多重要。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看似这样的工业软件平台技术含量很高,也对工业生产帮助很大,应该非常赚钱。实际上德国这家倍福在2020年的全球销售总额才9.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0.5亿。而倍福全球员工人数达4500人,每位员工年产值才156万,这相比于互联网公司年销售额超5000亿,每位员工年800万产值,简直不值一提。

可见,那些工业软件相比国内互联网产业都比较低端,赚不到什么钱,往往他们根本看不上。如只要搞个共享单车软件就能烧数百亿,深圳上海拍一块地几十亿到账,有的是钱,还要吃力不讨好搞能卡脖子的工业技术?

此时,他们应该多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金融法律管理人才,通过跨国收购来解决卡脖子问题即可,与其自己研发,更实际的期待是他们能利用手中的资本优势,投出一些优秀的工业软件公司来。

最后的话:因为工业软件首先是工业,然后才是软件为什么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不去研发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呢?

我上本科时,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对标德国“工业4.0”开始,其实有不少金主让我帮他在国内寻找这类公司投资,因此我对这类公司的技术团队做过一些分析。

我倒认为,现在摆在我们工业软件产业前面的,是个百年变局,即是一个被外国产业控制的根深蒂固的烂摊子,又是一个群雄激荡,风云莫测的革命年代。我还是呼吁年轻人更多地参与到这样的事业中来,放下所谓“CS的身段”,一手摸产业需求,一手写代码,摆正心态,才有可能逐步逐步做好为工业赋能这件事。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