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科技 >

有人随潮 有人执着 且看2019MWC手机终端“攻守道”(2)

  自小米副总裁林斌在网上展示双折叠手机开始,OLED柔性屏的争端就此开始,争论引发了A股市场柔性屏概念股集体大涨,维信诺、京东方A等面板企业涨幅超过40%。有业内人士表示,OLED柔性屏的全面发展是积极信号,证明与三星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而未来OLED柔性屏的应用层面将变得更大,折叠屏或许只是一种新形态的变化,由于OLED屏幕多年来的高成本与研发难度,导致从大屏到小屏都很难被下游终端企业接纳,而新一轮折叠屏手机的发布或许会吸引消费者,重新审视OLED显示技术。

  5G成“救命稻草”?芯片和基础设施跟上了吗?

  在折叠屏的技术上,国内品牌在本届MWC上已经明显分成两派,OPPO、小米等品牌对折叠屏的现有商用价值表示质疑,虽然小米副总裁林斌曾在网络上率先体验过自家品牌的折叠技术,但目前仍未正面回应,而华为等品牌已经确定年中投入量产。但在5G追逐上,所有企业都一致热情,不少品牌纷纷在MWC上发布5G手机,一加、小米等传统手机厂商紧紧跟随,海信等企业也在MWC上进行了预演,并宣布第三季度将正式发布5G手机。

  只要进了MWC展馆的门,所有的布展区域被“5G”包围,疯狂程度可见一斑。2018年,各家终端企业就已经在深度研发并布局5G手机,而5G网络更多依靠基础建设才可实现,所以一直以来,终端企业都无法确认产品发布节点。2018年2月,华为在MWC上发布了全球首款5G商用芯片——巴龙5G01,并同时发布了5G商用终端——华为5G CPE。2018年8月,联想推出支持5G模块的Moto Z3手机,本次MWC的slogan也变成了 “world’s first 5G”。

  除苹果外,几乎所有的终端企业都已经发布了自家的5G产品,虽然很多都只是停留在概念上的产品,但距离正式商用已经不远了。一加手机现场展示了首款搭载高通最新的骁龙855移动平台的5G手机,可在现场的5G网络环境下体验稳定流畅的5G云游戏。OPPO向全球消费者正式展示了OPPO首部5G手机,同样内置高通骁龙855移动平台,解决了天线设计、基带、射频、功耗等技术难点,具备完整的5G通信能力。小米在展发布5G版MIX 3,搭载骁龙855处理器和骁龙X50基带,售价599欧元,5月开售。

  这一切的基础是5G网络的正式商用,而距离真正全球实现5G网络基础设施架设完毕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在展会上存在的最大疑问是:商用前提未见,5G终端和芯片真的做好准备了么?

  作为5G终端关键组成部分,5G芯片其实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全球开展5G芯片研发的企业主要有高通、英特尔、联发科、华为、三星等少数几家。在本届展会上,5G终端遍地开花,外界疑问重重:5G终端是不是操之过急?作为5G终端的大脑,5G芯片目前状况几何?

  基站和终端都需要芯片的能力。而作为接收终端的手机产品,芯片需要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在现阶段,AI及图像能力的增强成为了5G终端芯片的特定能力,据了解,目前只有华为发布了巴龙5000 5G多模芯片支持NSA/SA两种5G组网,而多数搭载高通芯片的5G手机搭载的骁龙X50基带目前都不支持SA组网,如果未来运营商升级基站,这些终端产品将都无法使用。虽然日前高通发布了第二代5G调制解调器骁龙X55。外界普遍认为X55是高通在2019年5G商业化的最后准备阶段,推出的关键入场券。其解决了骁龙X50不支持SA组网(独立组网),仅仅支持NSA组网格式的技术难点,另一个关键改进,在于X55实现了2G到5G频段的多模兼容。但根据官方消息,骁龙X55虽然已经发布,但是商业化要等到2019年年底,届时,才可能陆续在小米、OV、三星等高通阵营品牌看到X55的身影。在展的联发科M70已经具备商用能力,紫光展讯也发布了自研的首款5G基带芯片春藤510,这些MWC发布的全新产品将加快5G全面商用的到来,但由于目前大部分5G商用环境的限制,消费者终端或将成为最后实现5G应用的场景,而真正解决手机终端的SoC(系统芯片)并未大规模发布,这也是为什么5G手机看起来依然比较“玄幻”的原因。

  虽然大部分芯片企业都对外宣布将在2019年下半年后开始推出5G SoC,那真正能够搭载此类芯片的终端也要到2020年才能正式上市。所以2019年对芯片企业、设备商及终端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他们都将直接影响到5G全面商用的速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