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科技 >

激光电视究竟动了谁的奶酪?(3)

  后来他们进一步了解到,这家日本公司原本是抗光屏领域的世界级领军企业,但在激光电视没有产业化之前,这种抗光屏实在太小众,市场需求不高,量一直上不去。他们当时已经要裁掉这个事业部,人员也基本分流到其他事业部了,后来知道海信要做激光电视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抗光屏,需要重新启动原来事业部时他们是很犹豫的,所以先后来了好几拨人去海信。在看到海信的巨大决心、信心和诚意之后,他们决定召回原来分流的人员,为海信供货。

  如今,随着激光电视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原本要消失的抗光屏事业部,已经成为这家公司快速发展的事业部。

  对于一些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海信甚至自己掏钱让他们研发生产,大部分零部件做出来之后也不用给海信独家供货,可以卖给其他厂家,让整个行业共享“规模效应”带来的价格下降。

  海信和上游配套厂商之间,不是简单的商务买卖关系,海信和其他激光电视企业之间,也不是单纯的商业竞争关系。

  因为海信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激光电视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共同体。

  对于海信的这种打法,业内不少人士评价:这,压根儿就不是做生意的套路。

  不过,海信一开始,就没把激光电视这件事,当作一个简单的生意。

  人生的美妙之处在于迷上一样东西。将青春灌注于激光电视技术的研发、经常连续奋战48小时的刘显荣和钟强这两位80后工程师,对此深有体会。

  其实,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家企业,沉迷其中的美妙心境,都是一样的。

  放在世界显示技术发展路径更替的大背景下,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激光电视产业,悄然打破了日韩企业几十年的统治,在LED、OLED和QLED之外,走出了一条以中国企业为主的新的道路。

  这个新生事物的成长壮大和主流化的过程,也必然动了液晶和OLED显示屏厂商、国内外电视厂商乃至众多相关企业的奶酪,引发他们对新生事物的“大吵大闹”。

  然而,吵闹的声响越大,越证明激光电视产业的发展不可阻挡、难以遏抑。

  以海信为代表的激光显示企业在动别人的奶酪,同时,他们也正凝聚合力,把激光显示这个产业的蛋糕做得越来越大。

  而且,这蛋糕的每一块,都牢牢掌握在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自己的手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