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千龙网融涟水租房网合改革工作侧记(3)
时间:2019-08-06 15:4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按照新的机构设置,千龙网265名员工“全卧倒,再上岗”,所有员工全部参与竞聘,按照能力、经验、敬业程度和个人诉求进行重新选择,择优上岗,从高管到普通员工无一例外,按照倒金字塔结构,从副总编辑开始,逐层完成竞聘。同时,新京报社也面向千龙网员工提供了23个工作岗位,包括采编、行政、经营、政务、视频等,千龙网员工自愿申报,经新京报面谈评议,符合岗位要求者,与新京报或其下属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自愿选择离职的员工或未取得新岗位匹配的员工,经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改革之后,千龙网团队共83人。从265人到83人,“减”的不仅仅是人数,“改”的也不仅仅是流程,关键是“革”出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希望。 改革在平稳有序中推进。对于千龙网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对于千龙网员工来说,千龙网平台依旧,只是已不再是那个找不到目标的“千龙网”。千龙网并未另建团队,而是老团队的新使命,更是“新团队”的新打法、新模式、新愿景。“留下来继续从事之前的工作,在熟悉的环境下心情舒畅,我对改革后的千龙网充满期望。”选择竞聘留下来的员工,既有对千龙网的眷念,更多的则是一份期许和盼望。 向改革要效益 在“破”与“立”中擦亮新招牌 短短一个月,千龙网改革顺利完成。在改革实施的这段时间内,大部分员工开始利用招聘平台、好友推荐等方式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多数90后更容易收到面试邀请。求职期间,同事间也会相互推荐,相互探讨,氛围融洽。在7月25日阶段性完成改革的前一周,同事们之间探讨最多的话题是关切彼此未来的工作去向。交谈中,大家对于改革的初衷、改革的目的很是认同。在他们看来,媒体变革的浪潮中,创新不足,新闻作品不能满足大众需求,产品呈现形式不能与时俱进等等,必然会阻碍媒体向上向好高效发展。唯有在改革中寻求新的突破,才能活得更健康、更长久,“无论是媒体,还是媒体人,都要时刻保有危机意识,这样才会在奔跑中不被甩下。” “改革不是目的,进才是目的。晚改不如早改,被动不如主动。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短期改革与长期改革之间的关系,注意各项改革任务和措施的协同性。千龙网改革工作虽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但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构建深层次融合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是今后发展的关键。三个‘一体化’改革,可以重新擦亮千龙网的招牌,重新找回首善之区市委新闻门户网站的定位。”新京报社社长、千龙网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宋甘澍如是说。 ▲千龙网8月1日首页截图 7月26日,千龙网正式开始新的运行模式。页面呈现、栏目更新一切正常,30多人的编辑团队负责十多个频道的运营维护,员工明显感受到了责任感与紧迫感,“一天下来,工作紧凑,但动力很足,感觉很有奔头。”选择留下来的一位员工已经没有时间和朋友分享工作心得,因为他们对千龙网充满了无限期许,而千龙网的未来更需要他们的倾心付出。千龙网改革工作虽然完成了阶段性目标,大家深切感受到,改革不是简单的裁员、简单的合并,而是一个机制再造的系统工程;改革也不是简单的“破”,更需要科学的“立”;改革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围绕核心定位,打出加减乘除组合拳;改革不是完成了,而是刚刚开始……(孔繁丽)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