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千龙网融涟水租房网合改革工作侧记(2)
时间:2019-08-06 15:4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以改革为契机,千龙网改革最终形成了两个“不变”原则。两个“不变”怎么理解?一是千龙网作为首都新闻门户的属性不变,继续做好市委市政府的权威新闻发布平台,将千龙网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省级党委新闻门户网站;二是千龙网的独立法人地位不变,持续打造千龙网品牌和市场竞争力,改革后,人员重新上岗、内容重新整合、成本节约化,让千龙网真正走进市场,具有机构媒体融合改革的示范意义。 新京报和千龙网在多层面实现深度融合,将来即可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搭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市级融媒体平台。千龙网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北京新闻门户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围绕北京核心工作展开网络宣传,讲好北京故事,做好北京文章。新京报社则充分发挥内容采编、经营管理、行政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彼此形成合力,融合发展。 统筹考虑 融合设计 三个“一体化”破解发展难题 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千龙网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密集调研,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把采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作为改革融合的突破口,多次开会讨论研究方案。新京报社总编辑、千龙网公司董事长李海指出:“根据市委宣传部统筹安排,新京报社控股千龙网,关于千龙网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在改革之初,工作组就形成共识,必须‘统筹考虑,融合设计’,千龙网与新京报以改革促融合,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贯彻三个‘一体化’思路,即采编内容一体化、经营工作一体化、行政管理一体化,依托传统媒体中生产优质内容的主体力量,赋予千龙网新要求、新元素,全力打造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省级党委新闻门户网站。” 方向定了,行动就有了目标。李海指出:“融合改革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你就是我’才是深度融合。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不是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两支队伍一体化打天下’,在保持千龙网基本定位和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实现三个‘一体化’,彼此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实施过程中统筹协调,协同推进。” 改革后,千龙网取消了大中心制,推行部门制,实现扁平化管理,根据实际情况,部门内部设业务小组;裁撤了经营部门,千龙网经营工作由新京报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筹划、运营,新京传媒公司设千龙网经营部门;缩减了内容生产部门,聚焦核心功能,与新京报采编团队协同运行。三个“一体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彼此高质量发展。千龙网专心聚焦主责主业,其采访业务、经营业务、行政业务均由新京报社承担,逐步向一体化运营过度,实现资源共享、渠道共享、后台共享,削减无效和低效产能,与新京报共建市场体系。 截至7月25日,新京报采编团队、经营团队和行政后勤团队已经完成了与千龙网相关部门的有序对接。后续,千龙智库和新京智库也将实现对接。调整后,千龙网设置总编辑一名,副总编辑两名;原业务框架10个中心39个部门调整为5个业务部门:编辑中心、政务服务发展部、千龙智库、技术部、综合行政部,架构更加精简,目标更加明确,管理更加高效。 以“人”为中心 人性化解决“人心”凝聚问题 改革不误工作,是千龙网改革进程中最为暖心的一幕。6月28日,千龙网改革方案正式实施,距离原定方案截止日期7月25日不到一个月。而在这期间,员工正常上班打卡,网站页面、频道更新正常运行。从改革方案看,对于原有的原创部门,比如采访部、评论部等实施裁撤,而在改革实施启动到正式结束前,被裁撤的部门始终正常运行,员工精神状态和工作积极性一如往常,似乎完全未受改革影响,“站好最后一班岗”“谢谢,辛苦了”成为你我相互激励、坚守工作的常用暖心语。 深度融合的关键就是人的整合,就是要让主力军进入主阵地,“人”的问题成为每次改革关注的焦点。那么此次改革如何实行人员分流安置?2019年6月中旬,新京报社正式启动千龙网改革工作,按照北京市委宣传部批复方案,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改革专班,包含采编、人力、财务等核心部门人员。领导小组召开多次专题会,反复推敲改革方案,工作做在前端,做在细处,做在人心,从前期摸底到政策设计、上报方案,再到一线宣讲、个别谈话,直至分流人员签约完毕,前后不到两个月时间,一切按照既定方案和时间表,高效、平稳、有序、依法、合规地完成了改革所有流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