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国内资讯 >

一座超大城市的转型和突围——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成都答卷(4)

政府出资200余万元进行道路等基础设施改造。起初,不少村民心有顾虑,当地积极引进有想法、有资金的“新村民”到村子里率先示范,打造出几座古朴的院落,村民们被吸引了,不少人自觉修缮院落、改善环境,村子焕然一新。

2017年底,村里修一条旅游环线路,需占用两户人家农田,起初他们不情愿,一度陷入僵局。没想到,32名村民自发到这两户人家劝说谈心,事说成了,新路修了。

如今,崇州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盘活农户闲置资产,提升村民收入。

新的风气,新的精气神,正一代代传递。

支矶石街的墙上有五颜六色的“涂鸦”——泡桐树小学的学生们认真地画下熊猫、火锅、天府广场、和谐号……画下美好生活,画下对这座城市的传承和热爱。

拥抱

极米科技CEO钟波在测试产品(2018年6月15日摄)。新华社发

汽笛鸣起,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内,一列载有本土品牌农产品的中欧班列(成都)缓缓驶出,半个月后,在荷兰、法国就能品尝到成都优质脐橙、红心柚了。

成都,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昔日“门泊东吴万里船”,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享有“扬一益二”之美誉。

如今,从成都出发的国际班列联通了境外24座城市和国内14座城市,让这个曾经的内陆腹地城市跻身中国新一轮开放的前沿行列。

——带动周边城市,共建世界级城市群。

经济占四川经济总量1/3还多,人口约占四川1/5的成都,被称为“一支独秀”,但成都深深感到新时代城市群“万紫千红才是春”。

瞄准区域发展难点,按照四川省委提出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新战略,成都主动作为、率先探索,与全省20个市(州)主动对接,目前已与16个市(州)在产业合作等方面形成深度合作关系。

“企业的影响力在哪,成都的影响力就在哪”——不惧企业分流影响GDP,成都将自己的“明星企业”推介给兄弟城市。研发在成都、转化在市(州),总部在成都、基地在市(州)等产业互动模式,正促进成都与周边地区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经济圈。

眉山与成都共建天府新区,达成高铁、成渝客专、成自宜高铁等多条向东、向南大动脉将打通,成渝经济走廊大有可期……

——始终向国内外优秀城市学习,不断汲取前进变革的养分。

2300多年前,秦并巴蜀,吸取咸阳建城规制筑成都城;清代,借鉴北京胡同,形成宽窄巷子的青砖黛瓦、四合院落……

始终在学习,不断求超越,今天,这场学习一直在继续:

自贸区建设方面,成都主动与上海、广东等国内自贸区和新加坡、迪拜等自贸港对标,高位增强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功能;

城市规划理念上,吸收包括北京、河北雄安新区等经验,因地制宜提出“中优”“蓝绿空间”等,借鉴北京中关村、上海长阳创谷等地产业升级理念,打造成都高新区产城融合新路径;

社区治理上,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发达城市经验……

——拥抱世界,支撑国家开放大格局。

不沿边不靠海,虽为偏塞之地,却塞而不闭……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面向亚欧大陆腹地最近的超大城市,成都正致力于在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发挥出联动东西、沟通内外的核心枢纽作用。

截至目前,双流机场已开通国际航线114条,航线覆盖全球五大洲。2018年旅客吞吐量达5295.1万人次,成为内地第4个达到5000万吞吐量的机场;

全年国际铁路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72.67万标箱;

南向“蓉欧+”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天天班”运行……

时空交替,一段新的征途已然出发:

——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

——到203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一大早阳光明媚。

蜀地自古多雾云。出太阳,对成都人来说,意味着好日子正在熠熠生辉。

(责编:李枫、袁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