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监督实效彰显责任担当(坚持和沪指最低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人大创新调研行②)(2)
时间:2019-07-18 13: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该给监督‘加码’了。”调研组有人提出这一想法,得到了其他几位常委会组成人员认同。质询内容主要有三:水阁污水处理厂未达标排放原因是什么?将采取什么措施改进?什么时候能实现达标排放? 很快,一份时间节点清晰、整改措施具体、落实部门明确的书面答复件递交到沈明温等9人手中——水阁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存在缺陷,必须启动处理工艺提升改造工程,由市建设局具体落实,市供排水公司具体实施,开发区管委会、市环保局等部门配合,预计2017年5月前完成改造。 对这份充满刚性、动真碰硬的质询案,相关部门严格落实问题整改,最终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2018年2月2日,丽水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质询案办理情况的报告,至此,在浙江首开先河,在全国也不常见的质询案圆满办结。 “将水阁污水处理厂未达标排放问题作为首次质询的对象,推动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是以人大的刚性监督之举践行‘两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吴一平说。 人大监督与政府行政目标一致 质询和特定问题调查,作为人大及其常委会颇为有效的监督手段,实践中之所以不常启用,其中一大原因就在于其监督刚性足、压力大,容易给人以“得罪人”的印象,导致启用时顾虑重重。 “特定问题调查不是一般的调查,它有着特殊的法定效力,和问责紧密相关。”回忆起2014年的首次特定问题调查,时任云和县财政预算执行局局长黄金娟坦言,由于之前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阵势,加之调查内容又十分敏感,为此她担心了好一阵。 和黄金娟有同感的还有丁绍雄。沈明温等人提出质询案不久,丁绍雄就被任命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兼主任。“刚履新就遇到首例质询案,压力很大。”对质询案进行书面答复的前一天,他和同事修改材料至深夜。 心存顾虑的不仅是政府工作人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同样如此。“应该对谁质询?质询应该包括哪些具体程序?如何确保质询的合法性?”沈明温记得,由于质询在实践中很少启用,几乎没有先例可供借鉴,起草质询案时,一连串问题让他们苦思良久。 是什么让重重顾虑最终化为了不竭动力?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监督取得了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显著成效。 如今,已担任云和县财政局副局长的黄金娟如释重负:“通过2014年的特定问题调查,财政资金被大量盘活,大大减轻了云和县在发展过程中的财政压力。”她坦言,特定问题调查让大家尝到甜头,如果下次再有类似的监督、调查,相信各相关部门会积极配合。 “人大监督是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若没有人大监督,部门对接不会这么顺畅,水阁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的工程建设周期很可能延长。”丁绍雄由衷地说。 回忆起经历过的两次特定问题调查,云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文伟同样感触颇深:“参与调查和被调查的单位共有七八十家,却没有一家单位在调查过程中有推阻或隐瞒情况,这充分说明了人大刚性监督手段的权威和高效。” “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人大监督与政府行政目标一致。”丽水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吴小平说,人大刚性监督并不是刻意“得罪人”“挑毛病”,而是通过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帮助政府提升效能、改进工作,共同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和难题。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8日 19 版) (责编:李枫、袁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