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资讯网移动版

主页 > 国际 >

在文学中找到“我是谁”艳姆 专访芥川奖得主平野启一郎(3)

其实构思《剧演的终章》之初,出于政治、经济等种种原因,平野处于对现实世界极度厌倦的状态。此前,他在被大众归为第三阶段作品的《曙光号》、《填满空白》中引入了分人概念,相当具体、缜密地思考了如何在当世中活下去。从文学角度看,这是必要的,而另一方面,文学又具有让读者暂且从现实中解放出来,沉浸在美好故事世界中的力量。“在对立与分裂甚嚣尘上的时代,我特别希望读到描写爱的价值的动人故事。然而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一本小说符合我的期待。”

“既然这样,我就自己写。”

人民网记者张靖 摄

现在,这部小说已经改编成电影,今年11月将在日本上映。主演是在中日两国都人气颇高的日本男星福山雅治。

“福山比小说设定的男主帅多了,而且他为了演这个角色很努力地学习古典吉他演奏。我为这份热情深深感动。希望这部电影有机会能在中国上映。”平野如是说。

虽然平野创作时,首先锚定的还是日本读者,但他似乎并不担心自己的作品出海会“水土不服”。

“同处全球化浪潮之下,各个国家的人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和困惑。我的作品即便翻译成其他语言,应该也能为外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吧。特别是中日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因此我对中国读者的这种期待和信任也就更强烈。”

平野有三本书即将在中国出版。一本是关于“分人主义”的文集《我是谁》,一本是以十九世纪法国为背景描绘画家德拉克罗瓦与音乐家肖邦的历史小说《葬送》,一本是试验性的短篇集《高濑川》。它们与平野已经在国内出版的几本小说体裁截然不同,但核心思想是相通的。

“日本读者很喜欢这些书的变化以及思考的演化,希望中国读者也能接受。”

目前,平野又着手新的创作。他正在写一本近未来题材的小说,是关于一名男子想将逝去的母亲重现在VR世界的故事。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这个时代,人今后将以什么样的状态活着?这本新作中,有着平野对人类未来的遐想和思考。 

(责编:黄晓蔓(实习生)、贾文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