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年,全面深改个体工商税率表“总目标”熠熠生辉(3)
时间:2019-10-27 16: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政治局会议时常关注制度体系构建。2013年8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等工作。当年12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次年6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5年10月12日的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8年7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9年8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 政治局集体学习同样把“制度”和“治理”作为重点。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例——第十次集体学习,关注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第十六次集体学习,聚焦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话题为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第二十三集体学习,关注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研究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等等。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同样如此——第三次集体学习,话题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十一次集体学习,聚焦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第十六次集体学习,学习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第十七次集体学习,研究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5年前,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作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而正是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中国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两年前的十九大,在总结成绩,概括“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畅谈发展蓝图时,频频呼应“总目标”。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八个明确”之一。到2035年时,中国“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望未来: 中国现代化进程必将提速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树立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过去的27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7年,在顶层设计和地方探索的结合下,中国解决了很多体制性的深层次障碍,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体制改革,提供了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加充分。 同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一些制度和治理体系还是制约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制度执行力、治理能力仍然是个短板。为有效应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及时总结国家治理中的好经验好机制,并将成熟的经验机制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法律,非常必要。 国家治理优劣的竞争,本质是国家制度模式的竞争。放宽比较的视野,相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衰败政治、低效治理,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动乱无序、无效治理,“风景这边独好”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长治久安、有效治理。 在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将极大提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更加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持续保障中国创造出国家治理奇迹。 (责编:岳弘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