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峰接受人民体育专访:校园足球的巨变还是初步的(2)
时间:2019-06-28 02: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宿迁资讯网 点击:次
现如今,新型足校的建设,是我们开展校园足球的突破口。所谓新型足校,希望把校园足球工作和职业足球、足球的青训工作能够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希望借此解决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突出的三个问题:第一是师资和场地的问题。校园足球发展至今,整个学校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师资队伍不齐,场地不足,这是困扰学校体育的最大问题,而且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第二,思想观念问题。受应试教育或者评价标准的影响,很多人对足球仍存在误解。另外,现在对人的成长成才考察有了积极的变化,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已经彻底改变,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从学校体育来讲,下一步也要做这方面的改革,这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第三方面的问题就是教体融合的问题。长期以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在学校,但是整个青训和职业俱乐部、国家队的发展是体育部门主导,这里面两个部门在对待体育运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总会有不太一致的地方。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我们现在形成了一个总体的指导思想,我们把它叫做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自成体系,相互支撑。所谓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就是我们的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工作,教育系统组织的校园足球的活动和体育部门、足协组织的社会足球、职业俱乐部和青训的活动要进行整体的规划。 人民体育:前不久,在2018年度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年会上您提出中国的校园足球仍处于“小儿时节”,怎么理解这句话?您有什么感触? 王登峰:上个月我参加中国中学生足球分会的一个年会,当时我在致辞时讲到,我们的校园足球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进展还很薄弱,我引用了毛泽东的一首诗词,是他1964年写的《贺新郎》,词牌名叫《贺新郎》,题目叫《读史》。这首词的第一句是,“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说的是什么呢?说人和猿的区分,人和猿的进化过程,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什么呢?大家知道,旧石器时代,猿拿起石头就扔。猿变人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猿拿起石头后会打磨一下,变成更适合自己用,把石头打成一个把柄或者变得更尖一点,这就是从猿到人的质的改变。但是这个改变,在人类社会来讲这属于“小儿时节”,但是从和猿的分别来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性的巨变。 校园足球发展到今天,谈到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难以及下一步的考虑,也就是说这一步迈出来是至关重要的。四年下来我们看到校园足球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我们说的这些困难,观念、条件的问题,还有教体融合的问题,这四年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我们建立了教学体系、训练体系、竞赛体系、支撑体系。 今年1月在广东梅州开展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冬训,过去四年一共选拔出来了11个年龄组800多名全国最佳阵容的孩子,冬训的时候只来了500人,其中100多人请假,还有100多人已经被各职业俱乐部领走了,其他30多人现在已经在国外职业俱乐部训练和踢球,这说明我们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跟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相比,这还是初步的。所以,我就用了毛泽东这首词的第一句话。但是媒体报道的时候,就把前两句省了,很多人问我什么叫“小儿时节”?我说“小儿时节”,第一这是历史性的巨变,第二这个巨变还是初步的,我们还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人民体育:放眼未来,我国校园足球有哪些更长远的规划和布局?有何具体目标? 王登峰:未来从校园足球来讲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按照我们现在已经搭建好的改革发展的平台,用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的话来讲,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完成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变,这是人猿相揖别,但是还要进一步的去落实。陈部长说现在进入到内部装修和全面施工的阶段,就是要落实、落实再落实。我们要把过去所形成的发展校园足球好的做法、好的政策一个个的做得更扎实,更落到实处,教学做得更好,训练做得更好,竞赛做得更好,保障做得更好,这样使校园足球稳步向前发展,这是第一方面。 (责任编辑:admin) |